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1刘运轲 2韩丽琴
[导读] 近些年,国内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各地小学阶段教学的改革也在稳步进行
        摘要:近些年,国内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各地小学阶段教学的改革也在稳步进行。小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积累学习经验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小学教学方法和内容,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重点内容。农村小学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就成为我国当前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工作。深入探寻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过程中面临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在我国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中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育体系
        引言
        近些年,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热点和实践重点。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尤其在农村中小学中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升,为农村地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已经成为我国教学体系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农村地区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在农村地区推广信息化教学面临不小的阻碍,因此,在农村小学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一、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中的问题
        (一)脱离文本的现象依然存在
        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标准对各种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在小学信息化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丰富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并要求及时收集多角度的教学素材,利用多方面的教学素材给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接收、理解课本知识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应结合课本知识来对信息化教学所需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应用。但从实际调查中不难发现,我国农村小学中很多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时并未实现与书本知识的高度结合,很多教师只是用PPT或Flash动画进行课件展示,并未依托文本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生学习随心所欲、胡乱创造等现象,给信息化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不小阻碍。
        (二)教师能力有限,信息化资源获取困难
        1、教师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不足
        很多农村小学教师只是将信息化教学作为一项硬性规定,强制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执行,对于为什么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接触多媒体对学生学习的促进等等都缺乏必要的普及。一些教学时间较长的老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备课时甚至只是单纯地将原有的教学内容搬过来,很少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来搜集教学素材,忽视了多媒体教学活动的时效性和多样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思维的训练和发散。
        2、信息化资源获取面临困难
        从目前来看,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经常会出现教学资源获取面临困难的情况。农村小学教师能够搜集到的信息化教学素材主要来自于网络,而在网络中与课程教材相一致、符合教学需要的信息化资源大多需要付费才能使用,从网络中免费获取的资源有很多需要经过精细化的加工和处理才能进行使用,这给农村小学教师推广信息化教学带来了不小阻碍。
        (三)缺乏相应的创造性教学
        目前,很多农村小学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着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缺乏良好的创造性教学。实际上,各学科的知识都是生活的缩影,实践之中的各类事物是各类文章和知识点的重要来源。结合实践,利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发挥学生在阅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学会新的学习技能,是新课标对小学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很多学校在对信息化教学进行应用时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思路,很少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帮助学生探寻学科知识中蕴含的人生真谛和哲理,对学生自身关于教学材料的感受和体会不够重视,信息化教学中的创造性、实践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对策
        (一)结合文本,规范教学内容
        农村小学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时深入分析课本知识,立足于课本知识讲授的需要来搜集素材,要帮助学生建立更多的支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知识和教学素材的意义,确立提升学生自主创新和学习能力的主要目标。教师要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着力发挥文本自身的价值,在立足文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自身的探索欲望,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完成理解和学习,同时也会出现思维过于发散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利用好学生自身探索方面的欲望,加强学生在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时自我预测和纠正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会自主获取信息,发挥出自主创新学习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作用。
        (二)加强教师培养,制定信息化教学规划
        1、培养教师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
        各地农村小学都应积极培养教师的信息化资源应用能力,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特点和需要,定期对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掌握的技术与经验进行讨论和普及,不断提升教师团队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学校还应针对具体的信息化教学需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为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提供支持。
        2、制定信息化教学规划
        各地的农村中小学都应及时制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计划,明确信息化教学的具体目标,在学校内形成信息化教学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和学校都应积极针对教学需要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收集平台,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丰富的数据化资源与平台,并结合具体的教学需要及时与拥有教学资源的单位进行沟通,吸纳和储备足够的教学资源,给教师多方面收集信息化素材提供相应的基础。
        (三)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创造性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课标的逐步推行,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也加强了对新技术的使用,农村小学教师开展教学时也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培训与应用,在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和使用过程中尊重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丰富教学方法。农村小学要抽时间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加强对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与教学相关的技术的培训,提高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为有效性教学的开展奠定技术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要积利用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提供条件,收集与生活实践相关的教学素材,借助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结语
        在社会建设的新时期,各行各业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学习信息化教学技术,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提供更多支持。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地区小学受困于较贫乏的教育资源和相对落后的基础条件,在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方面面临不小的障碍,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郑小军;张霞.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J].教育评论,2014(1):63-65.
        [2]祝春芝.浅析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4(9):29-32.
        [3]刘喆;尹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31-36.
        [4]杜小玉;李玉斌;郭卡.实践性知识视角下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8):86-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