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在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更好的阅读能力,从而积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以在未来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但是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却很少在阅读上下功夫,也不愿意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大部分情况之下,幼儿会在课堂之中或课余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或者是其他项目,投入更多关注度。因此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为了能够提升幼儿素质能力,便需要幼儿教师在中班幼儿教育中开展绘本阅读,通过绘本的生动趣味性来激发幼儿阅读热情,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早期阅读能力,以发展幼儿语言综合运用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与研究在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过程中,如何引导绘本阅读内容,从而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快乐。
关键词:绘本;幼儿阅读;早期阅读
在幼儿阅读兴趣引导之上,传统教育理念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是因为在传统教育理念之下,幼儿教师往往会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却忽视了幼儿与幼儿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因为幼儿与幼儿之间在感兴趣内容之上必然不相同,但是幼儿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时,却忽略了这种特点,使得幼儿在自己不感兴趣的阅读课堂中失去了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更养成了一个不良的阅读习惯,以影响幼儿后期阅读发展。特别是对于中班幼儿而言,在年龄上普遍已经开始对阅读产生一定认知,如果这是不能够为幼儿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便对幼儿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所以在中班幼儿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绘本阅读方式来培养中班幼儿形成良好的早期阅读能力。
一、发现绘本价值,挖掘绘本正能量
中班幼儿阅读教学之中引入绘本阅读内容,便需要幼儿教师在设计与构建绘本内容时,应选择更为直观和鲜艳的图画,尽量少选择文字类型来表达一个阅读故事,这是因为在幼儿的理解范围内直观性图画或鲜艳性图片能够有效彰显一个深层次的阅读内容,更容易让幼儿产生阅读理解,当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心理、思维上的发展,便需要幼儿教师采取多元化阅读方式构建多样化绘本内容,使得绘本内容应从短小精悍入手,构建一个立体的阅读故事,使得幼儿在其中注意力达到了顶端,而不容易被其他因素所影响。当然在运用绘本内容时,有教师不应低估绘本阅读的作用,应深入挖掘绘本阅读所带来的教学价值以此通过挖掘绘本正能量,来潜移默化影响幼儿学习有效性,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培养幼儿形成早期的阅读能力。
二、尊重幼儿个别差异性,有效地走进绘本
在幼儿教师培养中班幼儿形成早期阅读能力之时,应充分发挥对绘本阅读内容的差异化特点,在尊重幼儿不同心理与思维上的个体化差异时,选择多样化兴趣内容融入到绘本设计之中,以发展幼儿能力为基础,并辅助兴趣教学方法,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绘本在培养幼儿教学阅读能力上的价值。当然幼儿教师在根据中班幼儿的具体学习特点之时,应充分考虑阅读兴趣的价值,以培养幼儿在开展主动性与自主性阅读之时,能够提出多元化问题,以构建立体性阅读思维。
比如,给幼儿讲故事需要教师用起起伏伏、长长短短的声音、丰富夸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引起他们倾听的兴趣,或者运用一些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放大绘本中的美文美图,吸引幼儿的眼球,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紧凑的教学环节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理解绘本故事内涵,体会阅读的乐趣。
三、合理构建教育环境,有效设计教学思路
对于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之时,对幼儿教育环境的创设也显得十分重要。这是因为阅读环境影响之下,幼儿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有效提升自身阅读兴趣,并增强阅读有效性。因此幼儿教师应通过绘本内容设计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入,让中班幼儿能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此在多视角阅读之下产生阅读理解,并感知到阅读内容对自身思维和能力上的提升,从而重视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在中班幼儿绘本教学《像狼一样嚎叫》中,我围绕情感线索“自由自在”来设置问题情境。比如.莫卡为什么要逃家?——莫卡想知道妈妈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得自由自在:莫卡想变成谁?可是它真得能变得像狼一样自由自在吗?米雪是怎样通过行动来表达对莫卡的爱?——张开双臂,永远等着莫卡回家等。这些有关“自由自在”的问题情境.将整篇绘本内容有机地串联了起来.从而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了绘本故事内容和内涵。
总之,绘本引入到中班幼儿阅读教学之中,能够极大化提升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并吸引幼儿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中班幼儿阅读教学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成成. 浅析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策略[J]. 科学导报,2015,(2).
[2] 叶蓓蓓,程清. 4-5岁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12).doi:10.3969/j.issn.2095-3712(x).2017.12.063.
[3] 刘万英. 中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J]. 中外交流,20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