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幼儿是一个自制力差且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群体,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更为明显,怎样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丰富的知识,越来越受到幼儿教育从事者和相关研究学者的重视,而游戏作为一项能同时锻炼到幼儿的大脑和身体的综合性活动,可以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融入幼儿的教学课堂中。笔者将从游戏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当前幼儿课堂中缺失游戏的表现和原因,提出一些在幼儿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游戏的建议,为我国幼儿教育的更好发展推波助澜。
关键词:游戏 幼儿课堂教学 开发利用
一、游戏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一)做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是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群体,他们可以通过一件事情举一反三的发散自己的思维,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启发,激励幼儿开动脑筋创造出一些新的事物。而游戏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使幼儿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调动起自身的创造能力。幼儿爱玩的“过家家”游戏,就是角色扮演游戏的其中一种形式,在这种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情景的模拟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更能在这类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出新颖的游戏方式,在自己创新的游戏场景中培养运用语言和其他工具来表达自身想法的能力,能充分为幼儿的智力开发起到推动作用。
(二)幼儿可以通过做游戏建立自信心
一个人的自信并不是天生的,一般都是在经历过很多的肯定和认可后才慢慢建立起来的,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幼儿时期是培养自信力的关键阶段,这有助于孩子从内心肯定自己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有自我认可感,从而在走上社会这个大舞台后更好地从容应对挫折与困难。游戏一般都是具有竞争性的,在与他人互相竞争争取胜利的过程中,孩子不断发现自身潜在的技能,为赢得游戏胜利而不断完善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当自己对这项能力足够自信时,就逐渐建立起了自信心。
(三)通过做游戏培养社交能力
很多游戏以队伍间的抗衡为基本形式,而作为团体中的一员,要想赢得团体的胜利,就要求团体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在探讨如何合作、如何分享、如何获得最好效果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逐渐与其他同龄人建立一定的联系,在一个团队中的活动就如置身于一个小社会里一样,可能会遇到自己觉得能力强的人,也可能会遇到自己不太欣赏的人,在这种复杂的团队相处中,幼儿就逐渐在寻求适当表现自己情绪的方法、寻找恰当表达自己看法的方式的实践中培养了自身的社交能力。
一、当前幼儿课堂教学中游戏缺失的表现和原因
游戏是幼儿的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幼儿只有拥有良好的游戏条件和环境才能得到快乐美好的童年,而一个美好的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都十分巨大。因此在课堂教学这项活动中也应将游戏纳入体系中,而在当前的幼儿教学实际中,游戏的融入十分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幼师缺乏培养幼儿自由精神的意识
当幼儿在做出违反课堂纪律或其他不当行为时,幼儿教师总是会言辞批评而不注重正确的引导,幼儿弱小,在受到批评时只能服从,做教师要求的“正确行为”,但这样做却妨碍了幼儿自由精神的培养。在幼儿犯错误时,教师应该以温和的语气来和幼儿交流,告诉幼儿为何是错的和怎么做才是对的,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不是被一味地压抑天性,最终禁锢于死板的“规矩”,使幼儿随心所欲的天性被压制住,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游戏在课堂教学中对幼儿的自主性调动不够
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应该建立在将幼儿设计为游戏主体的基础上,而不是在一堆精心准备的游戏道具和场景中,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参与感,没有真正感受到游戏的乐趣,更不可能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三)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未能被充分挖掘
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和生活节奏变快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越来越被放大,而对于有一定衡量指标的结果就更加苛求。一味追求结果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的映射到幼儿的身上。幼儿园之间存在竞争时,就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制定严苛的教学纪律并加快教学节奏,幼儿教师在这种制度要求下就一味追求对幼儿教学的最终结果,而不重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忽视教学的趣味性。在课外,父母感受到了社会竞争的压力力,这些压力扑面而来,主要来源于升学和做更好的人生规划,因此为孩子报各类兴趣学习班,意图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父母眼中,一个快乐的童年或许就意味着一个落后的未来,使孩子浪费时间在游戏玩耍上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孩子在父母的要求下压抑了自己爱玩爱探索的天性,这样一来,幼儿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看似掌握了许多为自身加分的技能,但却逐渐在内心建立起创造力想象力对自身发展不利的思想壁垒,逐渐削弱甚至完全抑制了自身的创造力,这对幼儿的天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推进游戏在幼儿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的具体路径
(一)将游戏开发利用融入到幼儿教学理念中
游戏是推动幼儿教育收获更好效果的重要手段,只有将游戏的开发和利用融入进教学理念中,才能充分引导幼儿教学者正确认识到游戏对课堂教学开展的积极作用,教师真正从自身观念里理解了游戏对于幼儿教学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在行动上做出改变,进一步重新思考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游戏,利用游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灵活思考,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相对而立的局面,使教师和幼儿一起在实践中加深感情,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才能更顺利畅通。
(二)将游戏设置到幼儿教学内容中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所以幼儿玩的游戏也应该根据时代现状而有所创新。幼儿接触的事物有限,对于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深,这就需要我们教育从事者在设计幼儿教学内容时融入对社会事物的了解,如在教孩子们玩丢手绢这一游戏时,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篝火文化的理解,从丢手绢游戏的围圈设置引申到对少数民族围着篝火跳舞欢庆的民族文化的学习,更可以结合视频分享来引导幼儿进一步加深理解,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到少数民族文化。
(三)将游戏渗透到幼儿教育组织中
创新游戏的形式可以给幼儿带来新鲜的体验,进一步激起幼儿的新开发出的游戏的兴趣,在新的游戏环境中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如可以将同一年龄层的幼儿放在同一个空间和平台上,组织幼儿开展自由游戏,通过这种形式,使幼儿在与陌生同龄人相处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也能通过不限人数、不限形式、不限道具的设定来启发幼儿开发新游戏,增加了自由度,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外,多人游戏肯定需要参与人员之间的互相协同合作,幼儿通过自由选择合作对象、合作方式、合作形式等,培养自身的天性和组织能力等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及公众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在面对这一特殊群体时,更好地幼儿课堂教学中发挥游戏的调动作用,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也能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身心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促进幼儿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1]贺玉杰.让幼儿体育游戏焕发新的生命力[J].赤子(上中旬),2015(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吴春檀.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学研究.2014,08:26.
[4]杨琪.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