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王小青
[导读] 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多种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的必要延伸和拓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小青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教育局  741400
【摘要】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多种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的必要延伸和拓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60-02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语文的必要途径。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教学,让同学们动手动脑,愉悦其身心,培养他们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创造才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较大的改观。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能力和智力、组织协调性得到了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力。
        一、巧妙设计多媒体情境,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活动课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语文问题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利用多媒体授课,开展诸如相声表演会、绘画日记展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不仅具有浓厚的探索兴趣,而且这些活动与系统语文知识的掌握密切联系,从而使由兴趣而来的学习动机成为稳定的、持久的探索动机。
        如在低年级开展的“识字?欣赏?想象”的活动课中可以这样设计,首先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或儿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进入角色。然后用录像播放一些象形文字,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在播放这些象形文字的同时,播放与这些象形文字相关的事物,使得这些文字所表现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具体。接着让学生领悟、体验这些象形文字的字形美。当学生轻松而欢快地基本上掌握了这些字的音、形、义以后,最后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丰富的联想与大胆的想象,使简单的笔画结构和其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从而激发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着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文字世界。与此同时,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发挥。
        教者通过这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有意识地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既完成了课文内容的学习,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
        课外活动作为活动的形式出现,正好符合儿童好动的天性,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在活动中发现、体味语文的精髓、趣味,进一步调动其学习语文的求知欲望,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如文章《新型玻璃》,仅标题就给了教师已开展活动的启发和契机,我们教师何不在讲课之前,启发学生动手,搜集社会生活中大量特殊的玻璃,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发现这种玻璃的特点,分析掌握其优与普通玻璃的异常之处,进而设想掌握其独特的用处。笔者的一名学生在一对废墟中发现一块玻璃虽然破碎了,但还有丝相连,处于好奇,如获至宝,将这片玻璃带回了课堂,这样一石千浪,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学们也都费劲心思找来形形色色的玻璃。同学们通过积极搜集、细心观察、认真比较、大胆推测、调查取证,大大拓宽了知识面,强化了参与尝试,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为教师上课做好了准备。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直观性教学原则,又强化了素质教育得力度,真可谓一箭双雕。
        又如《太阳》一文,看似司空无奇,实则知识深奥,学生所知甚微。这样,文章本身就具有引力,那么该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呢?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师就应抓住机遇,在讲课前,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资料等,主动获取大量有关太阳的知识,为上好这堂课,充分打好基础,作好准备,仅就教学目的而言,即已完成了大半。这样以来,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化了知识,又强化了他们的参与能力,更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可谓一石三鸟。



        三、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仅靠对教材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展学习素材,在课外为学生提供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如开展课外阅读、演讲比赛、编报及各种竞赛、游戏等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让学生主动获取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创造才能。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中午或是语文课的前几分钟,为同学们开设“中外名胜欣赏”,主要是让欣赏班的同学通过VCD形式欣赏世界风景名胜地,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乡土特色。通过教学实践,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领略了长城的雄伟,埃及金字塔的神秘,纽约的繁华,新加坡的海路风情,古城丽江的秀美……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不加重学生负担,同时将每周的周记改成了“文学创作小组”活动,小队自由组合以循环日记形式记录身边的事。同学们对此非常感兴趣,每次轮到自己写作时都能阅读小队其他成员的文章,队员们在竞争中写作,每轮到一次写作机会就能阅读到几篇美文,队员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写作水平也进步得非常快。活动课为学生构建起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实践机会,从而改变过去单纯依赖于教师传授知识的弊端。只有扎实开展活动课,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才能为培养具有开放的视野、全面的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活动课程实施中,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勇于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语文活动课中应尽力安排一些使学生接触实际、接触社会实践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掌握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市场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让学生从狭小的课堂里走出来,去“阅读”和“理解”社会这部“巨大的语文教科书”。如让学生对臭豆腐摊点进行调查,再查阅有关资料写成环保小论文;学习了《我家还缺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亲戚、朋友、邻居家,从而了解人民的生活水平;学习了《赵州桥》,可以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桥梁的一些知识,然后专门开设一节语文活动课进行汇报交流。我们还要让学生回归大自然,利用大自然这一广阔的空间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设计这样的“生活化”社会实践课堂,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能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以致用,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深刻理解,打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素养,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演”引导作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学习平台
        语文活动课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又与教师“导演”和指导密切联系,不过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只有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老师引导学生开展“摘抄?朗读?鉴赏”的活动中,可在“鉴赏”这一环节进行适当的引导。老师根据语文教学实际,指导学生平时做好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精彩片断摘抄,让学生进行分类,熟读,甚至背诵。在正式开展“朗读?赏析”活动时,老师则引导学生可从语法修辞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从意境优美的角度谈自己的感受,还可让学生就其中的某个词语的妙用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样考虑了学生的差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再如,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活动课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把舞台尽量让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另一方面,老师要利用活动课这一特定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另外,教师还要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进行口语交际的氛围,让学生勇于、乐于与别人进行交际。
        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创造潜能,调动其参与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每个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学生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新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活动课不仅开展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而且它的益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中实施学生主体性教育,在老师精心指导下,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去“扮演一个又一个的角色”,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让他们去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亲口说一说,重视角色效应,是全面塑造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林燕.科技资讯.2015(34).
[2]新课改后小学语文社会实践活动课研究[J].马艳萍.教育现代化.2017(03).
[3]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周平.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