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问题初探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李忻忆
[导读]

李忻忆     百色市逸夫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66-01

        古语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可见,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一切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产生不满足感。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还能促使教师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地针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此,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非常重要。
        所谓的有效提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教师有效性提问往往和强制性提问有质的区别,它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活用教材,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出具有针对性、计划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真正为课堂教学活动服务,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活用教材,巧设问题
        教材是学校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教师在巧设问题之前,首先要深入思考教学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水平和基础,以教材为本设计问题。具体来说,设计问题要注意:1.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2.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3.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为学生指引方向。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中,为了突破“圆面积推导公式”这一难点,课堂提问好下:“请同学们拿出圆规任意画一个圆,比一比你们画出的圆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现在请你把你的圆画得跟我的一样大,在画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什么时候你们的圆才跟我的一样大?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
        二、优化课堂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好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符合本课堂的问题。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启发性、科学性、深刻性和开放性。
        1.创设趣味性地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只有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在拟人化的世界或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知识,实践操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设计科学性的问题
        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明确易懂无歧义,又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同时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既不能太难或太易,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久而久之,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因此,教师所设计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
        4.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思维来自疑问。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全体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合理运用等待,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学会等待。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回答,要为学生提供足一定的思考时间:二是学生回答问题以后,教师也应该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能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说明、修改问题,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完善,而不是打断他们的思路。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全对的,要肯定其成绩,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给予赞赏;全错的,教师要耐心倾听,让学生把话说完,并设计好纠错方法,及时更正,同时要注意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不全对的,应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将问题考虑得全面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错中有对的,既要肯定学生什么地方答得好,又要指出什么地方答得不够完善,不够正确,并点明原因,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切忌对学生回答只用“好”、“对”、“不对”之类过于简单的评语一评了之或作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评价,甚至不作评价。自始至终,教师以微笑鼓励着学生,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尊重,体现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总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魅力所在,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基本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探求课堂提问妙法,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