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张岩军
[导读] 小学数学概念作为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打开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合理运用概念教学的同时,应该对其基本要求详细了解,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类型的方法来使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发挥最高效的作用。

张岩军    广西百色市隆林县隆或镇伟领村中心校
【摘要】小学数学概念作为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打开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合理运用概念教学的同时,应该对其基本要求详细了解,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类型的方法来使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发挥最高效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42-01

        小学数学概念作为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打开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合理运用概念教学的同时,应该对其基本要求详细了解,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类型的方法来使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发挥最高效的作用。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把数学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归纳如下:
        一、结合生活,从实际中进行概念引入
        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小学生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例如,在讲圆锥体积时,我先用纸做了三个圆锥体和一圆柱体。其中一个圆锥体和圆柱等底等高;圆柱等底不等高;一个和圆柱等高不等底。然后把圆锥里盛满沙子(每个圆锥盛三次)倒入圆柱。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三个圆锥体中,只有那个和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里的沙子三次正好填满圆柱体,其余两个不合适。接着再让学生思考,找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动用已学过的圆柱体积的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经过这样由浅入深的直观演示和讲解,既复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又学会了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效果很好。
        二、化抽象为具体,强化数学概念
        在教学中有很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连贯。把抽象的内容转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强化抽象概念。



        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的同时,一般让学生先解答这样的习题:一种铅笔,每盒10支,每支0.5元,买3盒铅笔需要多少元?学生在解答中发现,这样的题可有两种方法解答。一种是先求出每盒的总价,再求出3盒的总价。那列式为:(0.5×? 10)×? 3 =15(元)。另一种先算出:一共有几支铅笔?再求出3盒多少元?那么列式是:0.5 × (10 ×? 3)=15 (元)。这样借助于学生熟悉生活情景,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些。
        又如:在学习“体积”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将两个不同大小的石头扔到同样的圆柱水杯中,然后观察两个水杯水的高度来展现石头体积的大小。这样将抽象的体积概念就转变为了水具体的高度,对于尚未形成抽象思维方式的小学生来说就更容易掌握。
        三、抓概念的正向和逆向
        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正逆,向的转换叙述。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变化规律”时不但要指导学生掌握正向的叙述:“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一”而且要让学生掌握其逆向叙述:“要使一个数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以)倍??就可把这个数
        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通过这样具体实例的教学,对加深理解和灵活运概念十分重要,对发展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有利。在教学中对一些公式,运算定律重视指导学生的逆向运用显得极为重要。
        概念是枯燥的、乏味的,但却是重要的。概念教学的各阶段不能截然分开,引入后要紧接着形成,形成后要要及时巩固,巩固中要加深理解,同时要为概念的发展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掌握使用。优化数学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高向斌. 走向合作性教学(中国当代教育学术文库) .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2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孙少辅.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