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金彩云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金彩云
[导读]

金彩云     新疆哈密市第四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47-01

        德育教育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位教师手中所用的教材其实就是最好的德育教育素材。就拿我所教的科目语文来说吧,从教材选编的取舍,单元导语、单元内容、以及单元作文、综合活动的安排,无不浸透着编者的心血。文中所选编的课文,无论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名胜,还是赏析古诗词 ,介绍名人成长经历,还是讲述小朋友身边的一些鲜活小事,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德育教育。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紧紧依托教材,以课堂为主阵地,结合身边真实事例,激发学生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育归根结底是塑造人类灵魂的艺术,做学问,先做人,教育学生,也要先教学生如何做人。德育教育是教育之核心,如何教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品德高尚的人,是每位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
        德育教育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位教师手中所用的教材其实就是最好的德育教育素材。就拿我所教的科目语文来说吧,从教材选编的取舍,单元导语、单元内容、以及单元作文、综合活动的安排,无不浸透着编者的心血。文中所选编的课文,无论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名胜,还是赏析古诗词 ,介绍名人成长经历,还是讲述小朋友身边的一些鲜活小事,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德育教育。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紧紧依托教材,以课堂为主阵地,结合身边真实事例,激发学生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写字、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品质,诸如生成智慧、丰富情感、锤炼意志、完善人格等,使他们知、情、意、行的发展和谐统一,成为一个完善的独立的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天真灿漫、纯真可爱的儿童,是天底下最纯洁、最少污染,保留着生命的原生态状的土地,正因为儿童稚幼,才是有潜质,才是有可塑性和发展性。教学的本源是在为学生的生命奠底,垫什么样的底呢?当然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一道亮丽的底色。所以我努力把语文课建设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家园,依托教材实施德育教育,引领成长。
        就拿教学《蓝色的树叶》这一课来讲,课文中的林园,园由于忘带绿色铅笔,画绿色树叶时向同桌借用,可同桌却以种种借口拒绝。最后林园用蓝色铅笔画出了蓝色树叶,当课文快收尾时,我让大家讨论:如果下次她的同桌忘带学习用具,她会怎么做时,有一个学生很为林园园打抱不平,站起来恨恨的说:“如果我是林园园,我不会借给她,也让她尝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惩罚”。一时间,有好多同学也认同这种说法,跟着响应。我微笑着告诉大家我的做法(为了扭转学生这种偏激的做法):如果我是林园园,我会借给同桌的,一定会的。教室里一阵沉静,之后一只小手举得老高,告诉大家我们要勇于原谅别人,要有一颗宽容、谦让的心。还有一位同学说:“怨怨相报何时了,应该用自己正确的行为,帮助教育同学……还有很多同学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很激动,很满足于这种教育效果。


因为常有同学告状说同桌小气不给他借东西,或超越界线,影响自己写作业等。尤其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众星捧月的地位, 很多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观,使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任性, 骄傲等道德意识和行为,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却没想到一个同学哭泣声打破了我的陶醉,是我们班的调皮大王——李炎。我问他哭什么,他哭着一脸真诚的说以前自己老打小朋友,欺负人,还有一次把小朋友撞伤送去医院,大家都能原谅他,今后保证不再打人,请老师和同学帮助他、监督他……”。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看到他真诚的一番表白,我脑海顿时闪现出李炎同学平时上课上窜下跳,下课与小朋友拳脚相加,屡教不改的模样,没想到这块顽石有点头的时刻,我也深深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号召全体同学伸出关爱之手帮助李炎同学尽快转变。李岩同学不良习惯的形成和他的家庭有很大的原因,爸爸失业在家,比较暴力,爸爸妈妈离婚了由爷爷奶奶带大,比较娇惯纵容。但毕竟这堂课使他内心深处深受震撼,又有彻底悔改的意愿,所以李岩同学在大家的帮助下,虽然还毛病反反复复,改正起来很是困难,但进步还是很大。二.利用单元活动,渗透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教育。
        新疆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娱乐、礼节等方面,充分尊重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关系到尊重民族感情,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正确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大问题。我们班就有15个少数民族小朋友,为了在班级中开展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教育,我在班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单元活动,活动中,各民族小朋友穿戴自己民族服饰,表演民族节目,说民族语言,介绍民族习俗,最后师生共同品尝各民族的特色小吃。活动中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进行表演的少数民族同学得到了民族家长的支持,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在同学们大开眼界,大饱口福,享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中,我展开了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珍惜今天生活的教育。教育学生,是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才有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稳定发展的局面,如果社会不稳定,民族搞分裂,就会影响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旧中国为什么任人宰割,任人欺压,就是因为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然而,恐怖分子他们破坏民族团结,利用宗教极端思想传播分裂理念,实施暴力恐怖活动,是我们所有民族共同的敌人,我们每个同学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和责任。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打开眼界,感受民族团结一起生活的温暖,更家深刻的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其次实施德育教育,我还注重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充分利用课本剧,漫游成语世界、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形式增强孩子们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辨识能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写好中国字,学好汉语言,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依托教材,结合身边事例,渗透德育教育,是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从教多年,这样的对我的灵魂触动很大的课堂情景很多,其教育效果也是我始料不及的。由此,我想到其实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有时我们教育者总要挖空心思去收集与自己生活相知甚远的素材,认为这样才够深度,才有新意,其实身边的教育素材也很生动鲜活,,也更能感动人,更具说服力。尤其是所教的语文教材,它的潜移默化塑造人的力量是永恒的。所以我建议各位教育者能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语文课建设成学生的精神家园,让灵魂有所归属。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