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问妙引,诱思促学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贾书丽
[导读]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增进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课堂提问的设计,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获得教学结果的反馈,提高教学的质量,活跃课堂氛围。

贾书丽     四川省宜宾市忠孝街小学校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增进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课堂提问的设计,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获得教学结果的反馈,提高教学的质量,活跃课堂氛围。
【关键词】设问   有效性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23-01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增进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课堂提问的设计,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获得教学结果的反馈,提高教学的质量,活跃课堂氛围。所以,在小学音乐课题教学中,我们就需要巧问妙引,诱思促学。
        一、现状分析:
        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问题的设置指向单一。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如果老师的提问枯燥,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可有可无,不感兴趣。诸如,当学生欣赏完一首歌曲时,老师们经常会问:“歌曲好听吗?想学吗?”学生就会回答,“好听,想学”,这样的提问方式太过于机械,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样,就会使学生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二)问题设计太过“密集”。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师生一问一答,只追求提问的数量,却不追求提问的质量,就会造成提问的繁琐。
        (三)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比如:当学生聆听完一首歌曲以后,有的老师会问:你想说什么?问题的导向性不明确,让学生一头雾水,模棱两可。
        (四)没有紧扣“音乐”主题。音乐教学,我们应该让“音乐”作为主题,教师问题的设计应该从音乐的角度进行引导。
        二、策略研究:
        以上所阐述的种种问题,都直接导致其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于无效。那么如何设计音乐课的提问,以使所设疑问合理、适当、有层次、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性,真正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呢?现概括以下几点策略:
        (一)以人为本的策略
        1、提问要面向学生全体。音乐教学中,老师会通过提问与学生互动,建议在问题提出以前,先不要急于把学生叫起来,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提问,给全体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然后再进行问题解决。如此一来,所有的学生都在思考你提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集中注意力,这样教学目的就易于达成。反之,面向个别学生提出问题,剩下的学生就容易放弃自己的思考,问题设计的目的和作用就不乐观了。因此,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才是有效地提问。
        2、提问时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顺利实施教学计划,提问后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太少,使得许多孩子来不及思考、理不清逻辑,音乐教学活动成了为数很少、反应快孩子的独角戏,大部分孩子成了陪坐者,久而久之,这群孩子逐渐失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3、巧妙设计多样化的回答形式。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教师提问后,学生要么是“独答”,要么是“齐答”。“独答”,成为了个别孩子的独角戏;“齐答”,则易养成孩子不动脑的坏习惯。如何避免这种种问题的产生,此时的教师就应从学生出发,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巧妙地给予学生小组讨论的机会,或个别回答相结合的答题形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讨论中去。
        4、艺术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问需要一定的艺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更需要艺术。只有两者和谐的结合,才能使提问更具艺术。因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特别是激励性的评价,更有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和方向。
        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说得很有道理,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其他同学能为她补充完整吗……”这样,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则能激发其继续学习的动力。
        (二)循序渐进式的策略。循序渐进式策略,是指音乐课堂提问设计要有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使学生通过提问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这里的“序”,包含了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这里的“进”指提问的速度、进度。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是受这些顺序和速度所制约的。夸美钮斯也曾强调,要使先学到的东西为后学的东西开辟道路。在音乐教学中,提问设计必须掌握这一技巧。
        (三)问题设计应有针对性。每个学校、班级,每个学生的音乐能力和音乐基础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满足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兼顾音乐基础差些的学生能够逐步跟上,缩小差距。如在教学中问题难度大的可让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回答,问题难度小的可让胆量小、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的好,教师要通过鼓励表扬增强自信。
        三、改进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对“课程标准”进行仔细地研读,会发现“有效提问”其实是属于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范畴的,但它又不是孤立的,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知识与技能是否传授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有所渗透与体现,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更有效地拓展授课的深度与广度。
        (二)重视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对于问题的设置应给予较多的关注,怎样提出问题更符合学生这个层面去接受和理解;提出的问题在本节课中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利于课堂进程的流畅性等,这些都是在备课时需要关注到的一些问题。
        (三)重视课堂实践。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落实到课堂中时,就一定要结合当时的课堂氛围、学生情况,在语速、语调、问法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体现出“有效”二字。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学生可从老师的提问中,得到教师的启发引导等信息,了解上课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则可从学生的回答中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可见,教师提问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多么重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小学音乐又是艺术学科,作为实施课堂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巧问妙引,诱思促学,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让提问变得更有艺术!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