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月   作者:黄大领
[导读]
黄大领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滨江学校   531500)
        初中有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不善于交流、合作,所以,在一些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有些学生不太愿意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致使合作学习没能收到意想的效果。下面我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各个小组要明确目标和任务
        有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几乎没有人愿意主动的去学习,所以在初中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如果教师不能明确合作小组的目标和任务,那么合作小组内的成员就不会主动去探索或学习,更不会主动的去交流、合作,这样就会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起不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给各小组明确任务,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并让各小组做好分配,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
        二、要学会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三、注重组内分工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主要单位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组内分工学习的合理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以保证学习任务分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成员之间的有效配合。


        例如,在学习完“实数”相关课程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一小组制作一份关于对“数”的总结的小报,要求各组长按照学生不同兴趣进行任务安排,将版面装饰任务分配给对绘画感兴趣的学生、将抄写任务分配给写字较好的学生、将资料收集任务分配给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前所未有的乐趣。
        四、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有效地拓展学生发散思维。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学会运用多种方式解决同一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每一种方法进行验证。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主动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高度测量”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三角形测量方法有哪些?”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一些小组会运用金字塔阴影法,一些小组则会直接运用三角函数。随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三角形测量工具有哪些?”一些学生会选择尺子、还有一些学生会运用相机照相。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对这些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的优势和缺陷进行讨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思维拓展。
        五、 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如果处理不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教师可首先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其次,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在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学困生的学习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
        六、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定位清晰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自身的地位,不能将自身与学生分隔开来,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师生之间只有平等,才能够进行更好的交流与沟通。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来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和蔼可亲的,而不觉得教师居高自傲、是一名严厉的导师。可见合作学习中,教师对自身的定位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还应当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任务管理,每一项管理教师都要亲力亲为,所以一定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营造高效的数学课堂环境。清晰的教师定位能够实现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居于引导地位,这样能够实现师生共同进步。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而言都有一定促进性作用。
        综上所述,该文主要论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传统死板式教学、填鸭式教学相比,合作教学能够更好发挥出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创新能力。在日后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将创新式的教学理念与现代化的教学体系充分地融入到课堂当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