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教育与儿童性格培养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李娇
[导读] 音乐是一门艺术,对于培养学生的性格、陶冶情操、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起着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发展各方面素质的主要阶段,家长和学校要抓住这个时期,全面培养学生。因此学校在注重学生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的性格,音乐是培养儿童性格的最好方式,同时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感受美的存在,丰富学生的学业生活。

李娇     广安市前锋区桂兴镇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对于培养学生的性格、陶冶情操、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起着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发展各方面素质的主要阶段,家长和学校要抓住这个时期,全面培养学生。因此学校在注重学生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的性格,音乐是培养儿童性格的最好方式,同时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感受美的存在,丰富学生的学业生活。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良好性格;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30-01

        音乐可以舒缓人的心情,对于小学生来说,听音乐更是可以放松心情,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忘掉烦恼。音乐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学生在听和学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因此教师在音乐授课时要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放松,感受到音乐的美,让学生从中享受音乐的魅力。本文就如何用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性格进行讨论。
        一、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学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干任何事情的最好指导教师,对于小学生来说,能调动他们学习热情的工具是什么?毫无疑问,那当然是兴趣。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的主要前提,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多寻找一些具有情境的音乐故事,寻找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故事,通过故事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教学,来活跃课堂氛围。对于小学生来说,声音、色彩最能刺激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在音乐授课时可以将音乐和视频、音乐和故事夹杂在一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选入故事的视频,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一遍,集中学生的集中力,再将歌曲从中带入,学习过歌曲时,再将视频中小女孩唱“澎湖湾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这一段视频与歌曲相接轨,这时学生就会跟着唱,有一种自己是故事中一员的感觉,在此过程中享受音乐的美,引发了学习音乐的热情,这样会使得后面的课程更加的好开展。
        通过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来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这样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方法教师在音乐授课时采用,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说,小学的教师在音乐授课时多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教学。
        二、将音乐具体形象教学
        小学生在认识和学习事物时,是通过事物的表象、感觉所进行的。因此,小学的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多采用生动具体的音乐形象,让学生更加明了理解乐曲,感受音乐的美。现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多媒体的时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多运用多媒体授课,将多媒体和音乐教学有利的结合,设置一些情景教学,把音乐中的内容地通过视频播放。
        例如在学习《鸭子拌嘴》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通过播放的视频从中寻找鸭子们的特点,根据通过不同乐器敲打产生的音效来辨别,孩子们可以听出鸭子们的特点:有胆小的鸭子,有鸭子王、还有鸭妈妈在劝导。这时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听觉和视觉调动起来,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动听力。



        多媒体的运用使得课堂效果会更好,在跟随时代脚步的同时进行授课。所以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具体音乐的教学,让学生挖掘自身视觉和听觉的潜力,通过这俩者的互相作用下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音乐的热情,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儿童的性格。
        三、聆听优美的音乐
        音乐中的美是靠听发掘的,音乐的审美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耐心的磨练才能慢慢感受到。因此,教师在音乐讲授时,多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从中感受音乐的美,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音乐的美是靠一个人的聆听所鉴别的而不是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得出来的。
        例如在学习《早晨的歌》这首音乐时,教师先带领着大家学习歌曲的主旋律,当学生掌握的差不多时,教师用音频为大家播放,此时然大家闭上双眼,静下心来细细的聆听这首歌曲的韵味,并更着一起哼唱,经过反复的几遍,学生就会很好的掌握了这首歌曲。
        聆听是发现音乐美的最佳方式,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多让学生聆听,慢慢发掘音乐中的美,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逐渐激发学习音乐的的热情。
        四、引进相关文化教学
        有内涵的音乐往往让人回味无穷,大部分的音乐都是通过一个故事,一种文化,一个人物而来的。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让人耐人回味,是文化让音乐更有深度,是文化让音乐更加生机勃勃,是文化让音乐更有一种想要人靠近的感觉,往往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音乐更吸引人的耳膜。所以在小学的音乐小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挖掘音乐中的文化,通过音乐了解文化,再用文化体现音乐的内涵,进而学习音乐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城长》这首曲子时,同学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中国长城的宏伟,感受城长是怎样来之不易的,感受当时修建长城工人的艰辛,为这样的建筑感到自豪,同时通过对歌词的鉴赏可以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的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内涵,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知识方面有充足的了解,还要有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了解。这样的音乐课丰富多彩,即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又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即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又增加了学生在学识方面的了解。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授课时将这俩点相结合,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性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小学音乐的教育是对教师的考验,也是对学生全方面发展的一个培养,所以小学教师在音乐授课时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将音乐进行具体形象化、让音乐与文化相结合,在此前提下要让学生多聆听,在多次聆听中欣赏音乐的美,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不断的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何芳.小学音乐教育与儿童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5.
[2]韩笑.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 2016 (08).
[3]孙丽.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儿童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J].音乐大观,20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