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初探 张汉荣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张汉荣
[导读] 新世纪时代发展以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重要部分,不再仅限于书本上的教学,应全方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阅读式教育扩大学生自身的知识面,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语文。下面将分析如何拓展阅读以及阅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张汉荣     容县石寨镇下烟中心小学平梨分校  广西  玉林  537502
【摘要】新世纪时代发展以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重要部分,不再仅限于书本上的教学,应全方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阅读式教育扩大学生自身的知识面,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语文。下面将分析如何拓展阅读以及阅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拓展性阅读;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19-01

        小学作为学生启蒙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启蒙教育的好坏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未来学习的信心的向往,拓展阅读打破传统书本教育阅读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培养阅读兴趣,在大量阅读中锻炼扩大知识内容,但是许多小学教育者和学生不重视拓展阅读,严重影响了语文的教学效果。所以,拓展性阅读有利于学生语文的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采用有效的阅读的途径。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分析
        1.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现状分析
        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学生们重点背诵记忆语文知识,理解起来比较不全面,有些课程的内容有关历史的,学习起来也比较枯燥,在生活中也很少接触,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力,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潜能也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学生也只是学习记忆而没有真正的融会贯通。
        2.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步,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拓展性阅读不仅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而且帮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静下心来阅读,才能洗涤自己的内心,扩大自己的视野,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及电子产品,能够安心阅读的人越来越少。阅读对每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时间的阅读会让人的整体气质也不一样,阅读多的人,与人交谈都能侃侃而谈,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因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必要。
        二、如何拓展阅读以及阅读方式的多样性
        1.课前预习,切入问题
        对于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时,如果同学们没有提前预习,接受知识的状态就会处于懵懂的状态。相反,同学们在课前提前了解,知道本节可讲述的内容,带有目标性的学习,学习起来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不慌不忙的学习。首先,教师在每节课下课的时候预留有关下节课的一些问题,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预习,让同学们去了解探索。
        例如:下节课要讲《文成公主进藏》时,教师给学生预留几个问题。


文成公主是谁?文成公主是哪个朝代的?文成公主做了哪些事情给西藏带来怎么的变化?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同学们先自行查找一些资料阅读了解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带着疑惑去找到想要了解的知识点,使学生保持一个兴奋的水平线上,让学生们产生好奇,促使阅读探索问题,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把问题切入到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效果。
        又例如:在《草船借箭》中,讲述了三国时期一个什么时期?文中的主人公是谁?通过提前预习,解读文中的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加贴近学习内容,通过预习的方式阅读更多关于人物背景介绍,便于理解书本上的内容,使知识点更加全面,人物形象也更加全面,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2.联系实际,课中拓展
        通过课前预习,相信大多数同学对课程有了大概的了解,知道课程的总体概述,有了明确的方向,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教师们要预设课程教学情境,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有效的增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例如:在《桂林山水》课程中,让同学们谈谈自己旅游的地方及一些感受,有去过桂林的地方可以谈谈他们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样的?活跃课程的氛围,问学生一些问题,最想了解这节课的什么内容?或让学生们自由畅说,朗读一些类似的文章,让同学们感受下大自然的美,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将描述这些自然美的词汇和对于句子概念的理解,课中拓展阅读不仅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思考问题,主动的参与阅读,增强阅读的可理解性和高效性。
        3.课后多阅读、多媒体阅读
        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本一些内容还有一部分不能理解,除了结合实际帮助理解外,还要课后多阅读相关信息克服这一困难,许多教学实践表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展示和故事,音乐相结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和好奇心,吸引学生,实现教学的拓展阅读。
        例如:在《威尼斯小艇》中,采用多媒体播放威尼斯这个城市的风貌和人文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在平时阅读中可以多阅读关于威尼斯的文章,更加清晰的了解它水乡的历史和发展历程。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领略不同城市的风貌。
        4.通过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拓展阅读
        一切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兴趣之上,如果对一件事不感兴趣,勉强接受学习,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那如果学生是主动学习的话,效果会又快又好,老师可以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创新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例如:在学习《触摸春天》中,老师先引导学生怎么感受春天,让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讲述一些有关触摸春天的一些例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能力。拓展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用一些词语来描述春天的美好,让学生脑海中产生画面,对这节课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词语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兴趣,推动整个课程的教学。
        拓展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采用不同的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语文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让学生们喜欢阅读,喜欢语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开德.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初探[J].新教师,2019(04):32-33.
[2]龙振华.小学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25):76-77.
[3]]杜卫东.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9(17):160.
[4]齐昕.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D].宁夏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