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陈晓峰
[导读] 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推行,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也紧随新课改理念而改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对教学内容的专注时间不会持续太久,天生爱玩,游戏活动能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和快乐。游戏教学不仅是小学生渴望的东西,更应该是教师追求的一种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就是让低年级数学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

陈晓峰    湖北省当阳市北门小学  湖北  当阳  444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推行,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也紧随新课改理念而改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对教学内容的专注时间不会持续太久,天生爱玩,游戏活动能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和快乐。游戏教学不仅是小学生渴望的东西,更应该是教师追求的一种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就是让低年级数学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
【关键词】游戏教学   数学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64-0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对教学内容的专注时间不会持续太久的年龄特点,实践证明,把游戏活动适时合理的穿插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也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享受快乐,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效率。
        1、应用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学习的注意力时间不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渗透有趣的数学游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游戏活动中,每位学生不仅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学习的小主人。应用游戏导入新课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说来,刚刚开始上课,学生的精神状态处于高度兴奋阶段,虽进了课堂,但心中还想着课间的玩乐。此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刺激,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比如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的时候,教师出示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先学生快速唱,接着教师问:“那三只四只呢?你会编儿歌吗?”在引导学生进行接力赛跑、一起编唱的游戏后,教师顺水推舟,又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算出青蛙眼睛和腿的只数呢?”这样,不但巧妙而又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寓学于乐,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很努力地获得了知识。这样既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又让学生在愉快轻松、诙谐幽默的游戏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的知识。
        2、应用游戏学习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是接触数学的初级阶段,低年级学生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设计一些新颖、形式多变、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游戏教学方案要尽量的联系生活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懂得数学的奥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数学课堂游戏教学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在一种活泼、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获得快乐。比如在一年级学生复习1-10的组成时,教师通过和学生玩拍手游戏来巩固数的组成。在复习7的组成时,老师连拍4下手,学生便连拍3下,并齐声回答3和4组成7……这样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避免了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乏味,真正让学生获得了新知。又如在教学乘除法时,教师可以以年龄的问题为题材,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组,针对年龄问题进行竞答游戏。竞赛内容为教师出题:今年小明妈妈30岁,小明6岁,当小明18时,妈妈多少岁?通过分组竞赛答题,学生们相互帮助、相互商量、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共同总结关于年龄问题的解题要点,以便于下次再遇到时,能够熟练解决。通过开展竞赛游戏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学习了关于年龄问题的数学知识,也在竞赛过程中挖掘出学生无限的潜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又如在教学1元=10角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想去给儿子买一把尺子,这把尺子的价钱是1元钱,你能用学具盒中的人民币帮老师想想办法,付一下钱吗?学生的心地都是善良的,一听说老师有困难,马上各抒己见,一下子就帮老师想出了好几种付钱方法,然后教师请学生将这些付钱方法都展示出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得出了1元=10角。这样,通过一个付钱游戏,一下子就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游戏的创设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设计出新颖独特的游戏或竞赛环节,如何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都是需要教师思考的问题,将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当中,让学生厌烦、无趣、沉寂等课堂氛围转变为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反应迅速的高效课堂,既让学生在玩游戏中获取了知识、增长了智慧,又提高了整个课堂教学效率。
        3、应用游戏进行练习,巩固训练数学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做大量的练习训练,练习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起到慢慢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作用。然而,学生对枯燥的口算、笔算等都提不起兴趣,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如果在练习内容中融入游戏环节,不仅可以消除学生们对数学练习内容产生的厌倦心理,还可以真正唤醒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时,在巩固环节可以设计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先请5名男生、5名女生一起来坐老师的“小火车’,接着教师问全班同学,如果每个男生交4元车费,而每个女生交3元车费,那么一共可以收取多少车费?将这一问题抛出来后,教师带着这10名做游戏的学生一个接一个搭着肩膀绕着教室跑了一圈,回到起点后,宣布“火车”到站,请车上的乘客下车。接下来全班学生一起思考应该怎么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学生会根据“5×4=20和“四五二十”这句乘法口诀得出应收男生20元。接下来全班大部分学生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们很利索地回答出运用“三五十五”可以得出应该向女生收取15元,所以司机一共可以收取35元的车费。这样的游戏训练,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玩”中巩固训练了数学能力,从而达到了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目的。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是很有意义的尝试,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将游戏教学巧妙地融入到低年级数学课堂中进行实践和探索, 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也使低年级数学课堂更生动,更有趣,更高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