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陈轶
[导读] 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唯物史观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唯物史观。本文作者旨在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等方法谈谈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教学实践与方法
        新课程改革后对教师和学生本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健全与完整。在传统学校教学中对初中历史学科的重视不够,学生也没有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基础比较薄弱,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而历史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是想当然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考个高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要求综合型人才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同样重要的。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对学科教学缺乏足够的耐心和重视,照本宣科地将课本中生动有趣、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讲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萎靡不振,整个教学氛围不仅沉闷压抑,学生也没有学好历史的动力与信心。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师生互动,将历史知识讲得生动精彩,就会激发起学生学好历史的兴趣和信心,从而一起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师生互动,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知识不仅是为了得到较高的考试分数,也是为了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的历史和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探寻新航路》这节课时,教师首先与学生互动:“西方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当时具备了哪些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主要经过了几个阶段?分为哪几条线路?”学生经过预习,回忆,解决以上问题。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和已有的历史知识,以辩论的形式讨论下面这个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正方认为开辟新航路是中国是利大于弊,理由是给当时闭关落后的中国带去了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反方认为是弊大于利,理由是它加速了中国的落后衰败,加大了与世界的差距。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相关材料得出结论。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由于历史学科在初中学校教学中经常被人忽略,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耐心,教学质量也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活跃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角色表演和多媒体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向学生展示历史图像影音,为学生营造视觉冲击,增加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局面》这堂课时,教师首先根据主要派别,挑选学生扮演诸子百家中的主要人物,介绍自己的生平、主要事迹和思想主张。通过角色表演,使得抽象的历史人物鲜活起来,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了学习欲望。其次,教师给学生播放诸子百家主要代表人物的主张等图片,并播放百家争鸣的纪录片,加深学生对诸子百家的认识与了解,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然后,教师让学生讨论诸子百家的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能够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摈弃其中的糟粕。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外,还应该将课堂所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这节课时,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比如家乡的空气、水和土壤有没有受到污染?绿色植物是增多了还是在不断减少?家乡的人们为了保护环境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调查家乡的环境为主题的活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些与家乡的环境相关的资料,拿到课堂上一起交流讨论。首先,教师将全班学生组合成不同的调查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出组长,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调查活动,调查内容分为以下几项:家乡的自然环境;水稻的种植历史;水稻的生产状况;家乡人民的生活状况。在着手调查之前,教师启发学生:“调查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能说出哪些个来呢?”有的小组建议用新闻采访的形式做一期新闻专访;有的小组觉得去家乡的博物馆参观展览更合适…教师鼓励学生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每个小组可以商量讨论后自行决定你们要使用的调查方法。”此次活动,教师组织学生以调查家乡的水稻种植为切入点,深入调查了解家乡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活,同学们掌握了开展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进一步地了解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进一步地热爱自己的家乡和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
        总之,学生学好历史学科,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还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引导,另外还需要教师补充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构建学生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夏宏业.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8(02):110-111.
[2]韩娜.以史为鉴,传承经典: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4):8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