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对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把控 徐磊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徐磊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技术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很容易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或者是安全性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更好的应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关键部分是要把控好高支模施工技术,从而加强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安全性管理,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并让施工项目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山东新中鲁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技术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很容易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或者是安全性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更好的应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关键部分是要把控好高支模施工技术,从而加强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安全性管理,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并让施工项目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支模施工技术良好的运用可以保障建筑施工工程可以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但是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安全性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因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安全和质量
        引言
        随着建筑功能需求的增加,大跨度超层高建筑应用而生。大跨度超层高建筑的发展,不仅对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带来了技术挑战,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易发生坍塌、高坠、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对高支模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严格落实方案与规定措施不仅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又能在混凝土质量结果形成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支模工程在施工时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
        1工程概况
        某世纪旅游广场1、2#楼位于市民之家旁。总建筑面积为34713.06m2,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地上三层为整体裙楼,四层以上为2栋综合楼,建筑高度61.2m。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柱基础。建筑类别为I类,建筑结构抗震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耐火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I级;本工程高支模主要为酒店大堂共享空间,高度9.3m,梁和板的跨度11.5m,板厚120mm,梁的截面尺寸为300mm×800mm~300mm×900mm。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高支模区域面积约为450.00m2;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危险性分析属于模板支撑高度大于8.0m的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经过论证通过后方能实施。
        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对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把控策略
        2.1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完善技术交底
        在开展高支模施工前期应完善技术交底工作,指派具有专业技术与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参与到施工过程中,保障所有施工人员经系统培训后上岗,为施工质量创设完备的前期保障。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在施工前期完善人员的安全防护培训工作,保障所有工人依照严格防护标准佩戴安全帽、穿戴安全服、系安全带进行施工,严禁在大风、雷电等恶劣天气进行高空作业。此外,施工方还应指派专人进行施工监督管理,预先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精准预测,强化对关键环节、重点技术的监督管控,为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创设多重保障。
        2.2确保施工方案贴合结构需求
        高支模具体是指支模高度不小于8m的支撑作业,在进行设计时,应当遵循住建部建质[2018]31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合理设计搭设高度及跨度,并充分考虑荷载要求。据有关条款规定,如果分部分项工程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危险性较大,那么其竖直距离应该不小于5m,横向跨度不小于10m,施工总荷载应不小于10kN/m2,如果施工规模超出标准,其搭设高度及跨度也应随之有所提升,施工总荷载也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kN/m2以上。施工方案作为高支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合理性应加强研究,尤其面对日益发展的建筑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3完善现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1)成立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组成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构,突出建设单位首要责任人与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的地位。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与防范措施。
        (2)认真学习《安全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宁夏建筑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及脚手架工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关于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工程管理的相关技术知识与规定,让所有管理人员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管理理念,摈弃侥幸心理,加强管理措施,从组织上思想上重视质量安全。
        (3)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监理实施细则》,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监理报告制度、现场监理检查制度、旁站监理制度、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检查验收制度。形成工现场监理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氛围。
        2.4严把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审关
        编制内容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规定要求,编制依据充分,方案符合工程特点且具有可操作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强制性规定。高支模范围内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水平剪刀撑及竖向剪刀撑布置图和梁模板详图等附图齐全。目前专项方案编制方面容易忽视方面有:①支架自重荷载取值按规范中支架高度为4.0m以下0.75kN/m2,实际上本工程模板支架高度达9.3m,所以应当按规范中附表进行调整。②模板支架附图不全,无水平、垂直剪刀撑平面布置图及各种详图。③编制依据不全面,应当全面地包括国家、部、省及地方相关规定。编审程序合规:本工程高支模工程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由施工总包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编制,经过施工单位主管质量安全相关部门审查后报单位总工审核签认,再报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审查。然后由施工单位组织由施工、设计、监理、建设等参建单位,以及不少于5名专家的论证小组和安全监督部门参加论证会。论证结论为通过后,由施工单位总工程师签认,然后报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加盖执业章才能实施工。如果论证结论为修改完善后通过,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将修改情况报专家组确认。
        2.5把控模板安装质量,强化质量检测
        在进行模板安装时,应严格依照配板图进行模板组配、拼接,保障模板的平整、清洁;在安装相邻模板时需加强接缝控制,防范出现漏浆问题;在完成模板拼接后,应利用钢丝进行钢管的捆扎固定;还应完成施工缝、竖向钢构等隐蔽工程的验收。同时,还需做好顶板、柱模板、梁模板的质量检测,例如针对柱模板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需要着重检查模板、对角线的长度差,结合胶合板规格选取钢管作为柱箍筋,选取60mm×70mm规格的木枋作为背楞,保障与模板规格相一致。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但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搭建难度系数比较大,安全性不高,对各项安装程序和流程的要求比较的严格,因此,要想保障建筑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使用的质量和安全性,就需要对建筑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中对安全性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把控,以此来完善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应用,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建筑施工项目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搭建和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秦涛.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148-149.
        [2]程先文.浅议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5):27-28.
        [3]赵海军.浅议高支模设计与施工安全控制[J].建筑安全,2018,33(5):64-68.
        [4]吴淞.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J].中外建筑,2018(10):19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