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药专业是我国传统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职中医药教学普遍存在学生、知识、模式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而岷县中药材资源具有重要的中医药教育价值,可用于中职中医药教学改革,提高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关键词:中医药教学;中职;岷县;中药材资源
中医药专业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专业分支之一,其知识与技能体系以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药理为核心,是中医开展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等临床诊疗活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故中医药专业在我国传统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药教学是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与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强化中医药教育对中国特色医疗教育体系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1.中职中医药教学问题
目前中职中医药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与生源、专业知识和人才培养、行业新要求有关,其中生源方面,近年来中职院校生源素质大幅度下滑,不仅基础文化知识薄弱、组织纪律性不强,还缺乏学习星期和明确的学习目标,严重影响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和效率;专业知识方面,中医药专业知识体系庞大、内容繁杂,对学生的记忆、理解和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中职学生很难掌握;人才培养方面,目前中职中医药专业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且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中医药教学质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高的中医药教育要求;行业方面,随着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中医药专业学生必须在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使就业方向不再局限于国家事业单位,可以到民营医院和保健养生机构工作[1]。
2.岷县中药材资源的中医药教育价值
岷县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特殊,有“千药之乡”之称,盛产丹参、党参、红芪、黄芪和当归等多种名贵中药材,其中当归更是产量大、质量佳,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被誉为“妇科人参”,可见岷县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中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在中医药教育体系中,中药材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临床应用媒介和中药药理的惟一载体,中医药专业学生只有充分掌握的中药材外在的色、质、形和内在的性、味、归、经才能进一步学习并掌握中医临床诊疗技术,进而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因此,岷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中医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3.中药材资源在中医药教学中的应用
3.1理论教学应用
中医药专业知识以“天人相应”的自然哲学为理论基础,涉及临床常见的疾病和常用的中药材,不但抽象枯燥,而且内容繁杂,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且学习普遍存在记忆和理解障碍。因此,在中职中医药理论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岷县的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产地背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间接降低记忆难度,并加深其对所学知识内涵的理解。如在绪论中介绍岷县的中医药产业,强调其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和所产道地药材的重要药用价值,进而利用家乡自豪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其学习兴趣;在中药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岷县盛产的238种中药材为核心,通过口诀和表格等方式分类记忆中药材,进而利用学生相对熟悉的当地常见中药材帮助其构建中药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后期中药药理学知识的记忆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归”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在其外形和基本药理性质的基础之上介绍“岷归”(岷县当归)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和1700多年的药用历史,使学生对当归的了解更加全面,并养成探究道地药材的良好学习习惯。
3.2实践教学应用
中医药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其教学核心在临床、在技能,故实践教学在中医药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中职中医药教学普遍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学生普遍存在知识运用障碍。因此,在中职中医药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岷县“千年药乡”的优势,多为学生提供接触中药材的机会,让其早临床、多临床,避免纸上谈兵,在巩固其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锻炼其识药、用药能力。如购买岷县盛产的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供学生观察、研究,让其对中药材的形状、颜色、味道和质地有一个直观、准确的认识,通过视觉感观加深记忆;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中药材种植园,使其了解中药材的生长环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中药材加工厂,使其了解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及过程,提高其中药材临床应用能力;定期开展道地药材鉴别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加深其对中药材特征的理解。
总之,针对中职中医药教学问题,将岷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合理应用于中医药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当地中职中医药教学质量,有利于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和中国特色医疗教育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马芸,李智辉,廖建东.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3):157-158.
[2]汪小琳,王丽芬.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J].甘肃农业,2014(19):4.
本论文为定西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论文(2018年度定西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
课题立项号:DX[2018]GHB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