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行车阻塞事故的行车调整及客运组织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笪美姜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地铁的建设在各大城市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地铁的建设在各大城市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地铁出行逐渐成为城市中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地铁行车安全与运营平稳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突发事件或故障引起的地铁行车阻塞事故,会造成地铁服务质量的下降,产生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损失。为尽量避免地铁行车阻塞事故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地铁行车阻塞事故的行车调整与客运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并就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地铁行车阻塞;行车调整;客运组织
        1 地铁行车阻塞及其负面影响
        地铁行车阻塞是指,在地铁的运行过程中,因途中遇见不可控的突发情况或者车辆突发问题而使得地铁列车无法按照预期时间与计划到达目的站点的一种情况。例如,轨道出现问题、信号设备故障、车辆供电问题、异物侵限、不可抗力事件等等。这些情况下,地铁行车将会受到阻塞而造成列车晚点问题,甚至因为一辆列车事故造成一整条线路列车停运的问题。如果是列车设备被损坏或者电力故障等,还有可能对列车本身造成重要损失,恢复时间和造成的隐形损失常常是难以预估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组织与安排,导致滞留乘客的拥挤与情绪不安,甚至会扩大为踩踏等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安全稳定造成巨大的威胁。所以,地铁行车的安全平稳是地铁运营极为重要的方面,地铁行车的阻塞问题必须尽全力避免,予以最大重视和最为严谨的对待。
        2地铁行车阻塞事故的行车调整思路和原则
        2.1 地铁列车阻塞事故的行车调整思路
        第一,当地铁某条线路上出现行车阻塞事故而导致列车停止运行后,为避免出现线路联动反应而引起全线列车排队晚点的问题,必须及时对整条线路进行全面调整,扩大调整的范围能有效避免一辆列车出现故障而使其他列车无法正常运行,导致列车在故障点长时间中断和大规模积压。第二,在线路出现行车中断以后,随着线上列车行车间隔的不断压缩使得行车调整难度增加,这时就必须适度地组织列车下线这样才能有多余的空间保证其他列车正常通行,保证行车间距正常,也为之后列车的灵活调整留出空间。第三,当上述调整方式不能解决行车中断而引起车站大量乘客滞留的问题时,就需要采取非常规的行车调整手段,比如组织始发车站的列车空车运行,或组织晚点的列车在站清客或折返等,避免因为列车的运行不畅而对乘客出行产生极大的影响。
        2.2 地铁列车阻塞事故的行车调整原则和对各工作人员的要求
        对于因行车阻塞引起的问题,工作人员在处理时需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必须遵循高度集中和统一指挥的原则,即在发生行车阻塞的事故以后,必须听从管理人员安排使整个线路上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好应急处理。第二要求在行车阻塞事故发生后,必须有相关部门及其人员及时到现场做出处理安排,避免支援不及时而无法做好有效的行车调整和客运组织,使中断行车的列车在故障点长时间滞留,而使有通行能力的列车在其他站点滞留,导致大批量乘客被滞留在列车或站内。只有及时到事故现场做好紧急处理才能使地铁快速恢复运行,将因列车阻塞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第三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必须从保证乘客和工作人员安全的角度出发,既要快速恢复列车运行,又应该考虑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对于受伤的乘客必须及时安排就医,并有序组织其他乘客到安全区域等候,救援人员则需佩戴好安全设施后才能进入事故现场。此外,对于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人员,要求部门管理人员起到带头作用,自动成立突发事件小组,迅速到指定位置开展指挥工作,确保信息传达畅通,保证站内外沟通无碍。对于区域站的管理人员,则要求区域站长快速到现场开展总体指挥和全面组织工作。对于专业的技术人员则要求到第一终点站听从区域站长的指挥,及时到支援点位开展支援工作,而非事故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则要达到本站的车控室了解清楚情况,在本站开展支援,或听从区域站长的指挥到达指定的支援地点开展工作。


        3地铁行车阻塞事故行车调整和客运组织的程序
        3.1 行车组织
        第一,在出现地铁列车行车阻塞问题后,地铁相关部门应及时发布清客的命令,相关值班人员在收到指令以后及时配合调度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好清客宣传,然后协助列车司机和故障维修人员开始清客,清客时间必须保证在3-4分钟之内,及时将乘客安排到安全区域,若出现乘客不予配合的情况则需及时请求外部支援。在清客时需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及时监测清客情况并通过广播安抚乘客的情绪,在清客结束后列车司机必须及时将情况报告于值班人员。第二,地铁值班人员需对列车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按照行车调度指示开展工作,对于车站内的行车组织情况也要实时监控,保证信息传递通常,各岗位工作人员及时到岗安排工作。地铁的工作人员只有开展有序的引导工作才能使乘客在第一时间内到达安全区域等候,同时还要做出相关解释和安抚,避免因行车故障而引起纠纷。
        3.2 客运服务
        工作人员在发布信息时必须按照指令统一行动,需要利用广播实时滚动播报处理事故的进展,保证信息及时透明。第二,地铁工作人员安排客流组织时也包括车站客流疏导、自动售检票机调整、进站乘客拦截、换乘拦截等,并要与工作人员做好准确说明。第三,实现路网联动,即在一个区域发生行车阻塞后,该区域内的其他车站也要做好进站客流量的控制并需及时发布信息告知乘客,此外对其他区域的客流也要适当控制,提醒乘客换乘其他交通方式。
        3.3 应急支援
        当车站内的工作人员不足时,该区域的站长就需要配合站台工作人员行动,或者启动紧急小组对故障列车做好调整和人员的组织。此外,在内部人员还是不够的情况下就只能请求外部支援了,外部支援包括部门的应急小组和其他区域的应急小组。当故障比较严重且无法解决时就必须向地铁控制中心求救,并做出支援说明,地铁公司则需安排人员和物资到现场处理。
        4 地铁行车阻塞事故行车调整后的现场处置
        4.1 故障初期
        在故障发生初期,前五分钟是控制后续列车发生阻塞的关键时期,所以必须按照先控制后续列车再控制前方列车的原则开始显露行车调整,使后续列车能限速运行并延长进站停站、以及折返站发车的时间,避免出现严重的列车滞留、区间停车的情况。
        4.2 故障中期
        在故障发生一段时间后,若还没有对故障列车做出有效的解决,这时需要下达指令要求全线的所有列车均限速、多停和晚发,在必要时可组织某些列车下线,为后续列车行车调整留出时间和空间。这时对客流的组织安排是,对于站台的乘客要求耐心引导,组织乘客有序分散等候,对于站厅的乘客要求关闭部分自动售检票机,并限制进站的人流。此外可通过广播的方式及时播报情况。
        4.3 故障后期
        在故障发生超过10分钟后问题还没有有效解决,就已经对整条线路的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时一方面需要安排其他列车下线,另外应组织小交路与单线双向运行。这时对车站内的客流进行组织应该关注的是,第一对站台不同方向进站的列车及时清客,并告诉乘客在同一侧候车可到达某个地点并有序引导乘客乘车,并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另一方面继续做好限制进站客流的工作,必要时告知乘客改换其他交通方式。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地铁运营中出现的列车行车阻塞事故的危害进行了说明,为避免因行车阻塞而影响地铁交通正常运营,对乘客带来不利影响,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行车调整和客运组织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突发的行车阻塞问题,地铁工作人员必须还要紧密结合具体事故作出科学合理的行车调整和客运组织安排,从而才能有效降低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地铁快速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李培谦.地铁行车阻塞事故的应急响应与处置分析[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7-9,16.
        [2]段世龙.地铁行车调度班组应急响应中的人因失误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6(15):195-196.
        [3]林枫.地铁行车调度班组人因失误机理分析及应用[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