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管理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比较差,班级管理难度高,包括班主任在内的各任课老师都会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但是从实际工作效果来看,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有必要对以往的班级管理措施进行认真审视,然后及时推陈出新。本文即从结合多种管理方式、充分照顾学生感受和努力形成家校合力三个方面,对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负责相关工作的同仁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讨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最为核心的是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为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成长打造适当环境;其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比如遵守规则、团结友爱、自我管理能力等,涉及到学生的道德水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重要的。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只注意到了最核心的部分,对其他工作目的有所忽视。表现出来就是这些教师的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僵化,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成长规律。结果得到的只是看似还算不错的教学秩序,学生的能力素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这种班级管理是称不上有效的,值得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一、结合多种管理方式
很多教师因为对学生的信心不足,采取的班级管理方式在本质上就是由教师来“眉毛胡子一把抓”,角色定位非常清晰,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体验是非常差的,总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束缚。而且在缺乏实际参与和体验的情况下,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学生很难意识到教师的班级管理到底目的是什么,对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好处,他们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工作。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多种管理方式,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
例如,有的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制定班规。这就形成了班规上的“一言堂”,学生不清楚教师在班规制定上的考虑,也就不会有主动遵守班规的意识。教师应该尝试转变,通过全体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班规的制定中去。在同学间充分的沟通讨论中,他们自己就会想到班级中出现过的各种事情,思考这些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当然,他们制定出的班规肯定有考虑不完善的地方,这时教师也不要强行纠正,而是用商量的口吻引导学生意识到问题,带领他们去完善,充分体现他们的意志。
二、充分照顾学生感受
只要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当代小学生与以往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生活在信息化时代,很多学生都接触过电视、智能手机等物品,接收的信息量巨大。
有的学生因此而性格较为敏感,或看起来更加“成熟”一些。总的来说,他们都更加重视自己的感受,不愿意“委屈”自己。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对学生表现出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在学生有优秀表现的时候,要及时给予鼓励;而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除了要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还要努力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甲的成绩不是非常优秀,但是平时比较守纪律。结果最近一段时间该生突然频频出现故意破坏课堂教学秩序的情况,影响到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对于这件事,教师可以先不采取惩罚措施,而是与他进行充分交流。在交流中,教师了解到原来最近他与同学乙发生过冲突,同学乙嘲笑他成绩总是上不去。这时教师就要再找同学乙了解情况,如果情况属实,对两名学生要从问题的根源出发进行批评教育,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甲,赋予其学习的信心,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努力形成家校合力
有的教师认为班级管理工作就是由教师在学校进行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除了学校之外,家庭是另一个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景。学生从家庭教育中获得的,都会在学校表现出来。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了矛盾,就会让学生觉得迷茫,无形中消解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所做出的努力。所以,教师应该争取形成家校教育上的合力。教师在学校采取的班级管理措施,要及时让家长知晓,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特别注意,与教师互相配合。家庭教育上遇到困难的,家长则要通知教师,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例如,有的学生家庭可能是单职工家庭,母亲在家照顾孩子。相对来说,母亲进行家庭教育的时间就比较充分,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等工具,每天向这些学生的母亲告知学生当天在校表现,指出现存问题,同时也对家长的家庭教育配合措施给出一些建议。如果学生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或者属于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家访,与学生的祖父母或其他照顾学生的家庭成员进行当面沟通,互通有无,使得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体现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而不是越积越多。
总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是什么新的课题,一直以来都有很多教师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实践。虽然总体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被部分教师所忽略。希望大家能够打开思路,进行更加认真细致的思考,继续积极尝试,创造出更多的班级管理新方法、新策略,开创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晟.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178.
[2]姚丹.班级管理要有梯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