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消防队伍后勤防疫工作应急保障能力浅谈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李冬
[导读] 摘要:提升防疫期间消防后勤保障应急能力,能够有效提高一个消防队伍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南开区消防救援支队  天津南开  300000
        摘要:提升防疫期间消防后勤保障应急能力,能够有效提高一个消防队伍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通过对“非典”事件、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可知,后勤工作与控制疫情、减少损失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过去国内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分析,消防队伍必须要不断提升防疫后勤保障的应急能力,才能让广大指战员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关键词:防疫;后勤保障;应急能力
        一、消防队伍必须提高后勤保障人员的职业操守和大局观念
        重大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已经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是整个人类的社会和政治问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否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控制,是政府部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做好重大疫情的控制和应急处理,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牢靠的后勤保障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因此后勤保障人员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大局观念,而目前不少后勤保障人员在思想觉悟上还有待提高,仍保持着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必须领导给钱给物,后勤工作才能做好,这样的思想是缺乏社会责任心的。身为后勤保障人员必须时刻明确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工作第一位,将后勤工作变成消防队伍联系群众的纽带。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后勤工作的目标,人民能够满意,是对后勤工作的最大肯定。只有心怀这样的理念,才能做到“巧妇也能为无米之炊”,例如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由于缺乏应对重大疫情的经验,导致后勤部门缺少防疫装备等,一线消防人员在执行任务时人员缺少防护措施和设备,后勤部门紧急联系厂家采购,要求厂家加班加点赶工,顺利的为一线消防人员提供了防疫装备,让疫区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如果不能做到以人民群众的需求工作的第一位,就无法保证防疫装备能够第一时间到达消防人员的手中,进而消防人员无法顺利完成任务,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疫区的人民群众缺少消防安全保障。因此,为了做好防疫后勤保障应急工作,必须提高后勤人员的职业操守和大局观念[1]。
        二、消防队伍需要树立忧患意识,提升防疫物资应急储备能力
        消防队伍需要具备“忧患观念”,将无法预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工作时刻铭记于心,加强防疫后勤物资的储备工作,当疫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准备充足的防疫物资。不少人认为,当发生疫情时,只要经费充足,解决物资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假如缺乏忧患意识,一旦疫情爆发并开始蔓延,即使有充足的钱,也不一定能够第一时间准备充足的防疫物资,或者缺少合适的防疫物资。例如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性肺炎,社会各界针对湖北防疫控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一线医护人员却表示不缺钱,缺少的是防疫物资。再例如禽流感时期,不少消防队站储备着大量的络合碘,但是络合碘并不适用于禽流感疫区的消毒工作,如果全部采用络合碘进行消毒的话,既不够经济,也无法实现消毒的目的,后采用生石灰消毒,既经济,又能够实现有效的全面消毒。倘若后勤保障人员缺少“忧患意识”,当疫情发生时只想着购买消毒剂,即使花费再多的钱也无法达到消毒的目的;倘若缺少“忧患意识”,当发生非典之后,就是开始大批量的囤积非典物资,而紧接着就发生禽流感,造成大批物资无法使用。因此,后勤保障人员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加强与各生产单位的联系、沟通,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勤物资准备。这就要求后勤保障人员不仅要熟知每一种物资的具体功能、适用方法、储存时间、有效时限等专业知识,还要与每种物资的生产厂家保持密切的联系,做到有备无患,确保后勤物资第一时间准备充足[2]。


        三、提升信息正确发送的能力,避免延误控制疫情有利时机
        例如在1998年洪水灾害期间发生的案例,一座孤岛上,灾民迫切需要的是净水片,而后勤保障部门送去的是矿泉水,但是矿泉水又不能够满足灾民所有人的需求,因此就无法有效的解决灾民饮用水的问题,当后勤部门运送净水片到达时,不少灾民已经因为引用了不干净的水而导致流行性腹泻的暴发,这就是由于后勤保障人员不能够接收到正确的物资需求讯息,而导致的深刻教训。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后来的非典、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情时,疫区需要什么物资,后勤部门就发送什么物资,让诸多的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3]。
        四、消防队伍需要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后勤保障应急预案机制
        后勤保障部门需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后勤保障应急预案机制,做好针对防疫后勤保障的处理工作,减小疫情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伤害。当发生重大疫情时,确保后勤保障部门能够按照应急预案有条不紊的开展防疫后勤工作,避免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可依,造成手忙脚乱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增加疫情对人民群众的伤害。根据后勤保障应急预案机制,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的判断此次疫情需要的主要物资,并按照提前做好的预案来处理,能够极大的提升后勤保障部门的应急能力和工作效率、工作质量[4]。首先要做到对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通过科学的分析,从收集的信息中判断事态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寻找可能存在的威胁,做好防疫物资准备工作。这样一来当发生重大疫情的时候,后勤部门能够准确保障防疫物资,确保一线消防员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当预案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调整方案,处理完成后,要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5]。
        五、消防队伍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防止基层消防队站过度囤积物资
        每次重大疫情发生时,在社会中就会出现各类谣言,导致社会心生恐慌,对各种防疫物资过度的抢购、囤积,还有不少不法分子,伺机高价贩卖,甚至造假等,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期间的天价口罩。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威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还对防疫后勤保障部门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压力。相关部门需要加大针对防疫物资的宣传教育,避免日常过度浪费,同时做好正常途径最好能够通过协调官方渠道采购防疫物资,避免由于随意采购上当受骗并造成浪费资金。可以通过新闻、社交媒体,社区广播等对非疫区的消防指战员进行宣传教育,降低消防指战员心中的恐慌[6]。
        总结
        通过对多次重大疫情分析可知,防疫后勤保障人员要拥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做好防疫物资的快速保障,哪里发生疫情,就将后勤保障物资快速、准确无误的送到哪里,为一线消防人员充足的防疫物资,使其能够安心执行任务。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让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不再继续蔓延下去,另外需要特别培养后勤保障人员的职业操守和大局观念,让其能够成为真正的消防后勤保障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清,刘平,谢华, 等.后勤保障在卫生防疫应急工作中的定位与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8):1480-1481,1487.
        [2]郑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以W市为例[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6.
        [3]张洁.浅谈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部队后勤保障[J].经济师,2014,(6):45-45,46.
        [4]孙逊,张义,程滨, 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卫勤指挥关键要素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7,30(1):22-25,37.
        [5]韩锋.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急管理后勤保障及应对机制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8):40-41.
        [6]胡国清,饶克勤,孙振球, 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勤保障、公众教育和人员培训能力现状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3(10):947-9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