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高效且实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极大地促进了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从“情境教学,以情激趣”“自主探究,加深理解”“信息技术,提高实效”“分层评价,树立信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键词:初中音乐;情境教学;自主探究;信息技术;分层评价
在初中教育阶段,音乐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其课堂主要目的是为了初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使其能够初步掌握一些实用的乐普知识以及歌唱技能,进而促使其成为一名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但不得不提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现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主要以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致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不但会大大扼杀掉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也会严重阻碍学生音乐能力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改变上述现状,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显然已成为每个教师都应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情境教学,以情激趣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以来一种高效且实效的教学方法,并深受广大师生所青睐,之所以高效且深受青睐,是因为它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丰富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采用情境教学法展开教学,结合学生学习发展特征与教学内容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切身感受到音乐知识的魅力及重要价值,进而有效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与目标。例如:在学习“渴望春天”这首歌曲时,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我会采用情境教学法展开教学,即:在课堂导入环节,(媒体情境)我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一些优美的春景图片,并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以此来有效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作用;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问题情境展开教学,像:以谈话的方式提问学生:“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接着,有的学生说出:“春是四季之首,春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有的学生说出:“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一切都欣欣然像刚睡醒的样子等。”之后,我会利用相关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童声合唱《渴望春天》,并在此提问学生:“作品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作品的情绪是什么?歌曲的拍号又是什么呢?”最后,我再结合课前精心设计的教案为学生讲解本首歌曲的主要内容,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加深理解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以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展开学习,要深入贯彻新课改下的学生观、教学观,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得以全面发展”。另外,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其更加自愿、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知识。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与探究,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黄河船夫曲”这一课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深刻掌握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以及陕西民歌的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我会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按照“以优带劣”的分组原则将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组,接着,我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本首歌曲,并要求各小组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本首歌曲的节奏、旋律、情绪各有什么特点,之后,在各小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我会以朋友身份参与其中,以为学生排忧解答,如:民歌分为劳动号子(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山歌(节奏舒展自由,音调悠长高亢)、小调(节奏规整,曲调流畅,细腻)三类等。最后,待各小组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我再结合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讲解本节主要内容,进而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信息技术,提高实效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对于初中音乐教学来看,将信息技术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而且也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与专业能力,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视觉、听觉的体验,进而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为“趣味横生、活力四射”。例如:在教学“共青团员之歌”这一节课时,为提高教学实效,我会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歌唱祖国》视频,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歌曲主题思想,以此来有效引出本节课题《共青团员之歌》;然后,我会利用课前精心制作的PPT课件为学生讲解本首歌曲的主要内容,如:(结合有关战争图片)第一部分节凑简洁,旋律坚定有力,音乐形象鲜明,表达了他们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第二部分,节凑变为弱起,曲调中弱起乐句、大跳音程,饱含并抒发了战士们对“妈妈”和“故乡”的申请,表现了共青团员即将开奔赴战场的激情和必胜信念。最后,我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本首歌曲,并带领学生进行学唱,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分层评价,树立信心
所谓分层评价,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课堂综合表现采用分层次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科学、合理的评价,进而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以分层评价的方式展开课堂评价,从而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例如:在教学完“我的未来不是梦”这一节课后,我会有序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唱这首歌曲,并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给予学生的演唱结果科学、合理评价,如:对于演唱效果较好的学生,我会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充分发掘其内在的学习潜力;而对于演唱效果较不理想的学生,我会以鼓励、表扬、指导为主,从学生兴趣着手来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以此来有效帮助该类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掌握本首歌曲。除此之外,我还会积极鼓励学生以自评、组内互评的方式展开自主评价,以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在潜移默化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既符合新课改的内在要求,也对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发展与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音乐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以为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红梅.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汉字文化,2018(21):87-88.
[2]王岩.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13.
[3]王燕.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17):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