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普通高中核心素养下历史学科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黄欣佩
[导读] 近几年以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国家教育部更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重点提出
        摘要:近几年以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国家教育部更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重点提出,要求发展核心素养,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传统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向核心素养转换,这也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新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深入分析普通高中核心素养下历史学科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希望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素养;集体备课;有效性
        目前国际上对于人才市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各个国家也不再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把握,更在乎学生的质量,因此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在被更多的专家重视,将研究出来的培养体系切实投入到教学体系中去。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科教兴国战略,在对于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中不断吸取科学的意见建议,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为推进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笔者所在的扶绥中学历史科目集体备课时间是每周星期四下午,集体备课活动有同课异构、两校联盟和资深教师座谈会、师徒结对子的方式,帮助年轻教师备课。此外还通过青年优质课比赛来检验备课效果,通过网络平台“校本研修”共享集体备课的成果。
1集体备课的理论依据
        集体备课是集中老师,对教育课本进行探讨研读的方式,主要表现在集体分析文本内容,探索文章内涵,梳理文本的构架,一起探索讲课的内容。这样的探索之后可以让课程成体系,让学生有步骤的进行学习,达到层层渐进的领悟状态。因此新课程理念要求老师进行集体合作,共同投入研究,做到求同存异,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并且在进行讨论教案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参与都会给每一个人带来收获,提升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打开思路,实现师资的资源整合,每个老师都能在讨论的过程中补足缺点,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交流氛围。
2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让每一个老师都有参与感,每个老师都能发表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和想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备课中所存在的问题,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复盘,这样可以清晰看待授课过程中需要改善的地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到提升,教育出拥有高素质的人才。
2.1更好地理解教材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教学相长,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这样集体备课营建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正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和谐融洽的氛围更好地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可以博采众长,开阔思路去备文本、备教法、备学生。这样的集体备课吹绿了教学效果,润红了教师的智慧之花。
2.2完成优质的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正好提供了教师合作、探讨、实践的途径,通过参与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体智慧的分享,精华糟粕的取舍,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备课水平,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越是地处欠发达地区、师资薄弱资源缺乏的学校,集体备课的效果更为显著。
2.3促进年轻教师成长
        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集体备课为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搭建了的良好平台,通过集体备课可以使在教学理论、基本功、授课能力,训练水平、科研意识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可以做到以老带新,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经验知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3传统集体备课中存在的不足
3.1集体备课中交流不足
经过实践我们发现集体备课符合目前教育的需要,满足了对师资力量的整合,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也提升了自身的能力,也加快备课的效率,减轻以往的负担,最重要的是大幅度提升了教学质量水平,令备课不再是一个人的斗争。但是集体备课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在集体备课是应该关注课本内容,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作用,切忌诉诸权威,切忌独裁垄断,应该做到集思广益,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水平,达到完善教育体系的目的。
3.2强调共性,个性不足
        师资集合来进行备课的体现了教师在讨论过程中需要达成一致结果,表现出教师之前需要达到统一的教学模式,这样会造成部分教师按流程教学,不观察学生的需要,没有办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行程一种“套娃式”的教学模式,没有特点,无法吸引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令老师失去了个人魅力的展现机会。最重要的是按照“套娃式”的教学模式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兴趣,丧失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动力。


3.3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
        个别学校把集体备课看做任务型工作。为了应付将教材分解给同年级的教师,由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不加研讨,然后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等同于各科教师的教案之和”。这种流于形式,只备不研的做法,彻底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通过交流研讨,在教学中形成共识,达到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去提高课堂效益成长教师。
4高中历史学科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策略
4.1作好集体备前的准备,教师形成初步个案
        集体备课前组织者首先要根据实际制定出备课的计划、内容和范围,立足课程标准,理出教学目标、难点和重点,拟出备课要讨论的重点提纲。参与备课的教师要依据课标,通览教材,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初备,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整理自己的困惑与反思。带着问题初步形成融注自己教学思想的初案。只有组织者和参与者从思想和内容两方面均作好准备,集体备课才能有效果、才能保质量。
4.2加强交流,营造集体备课的良好氛围
        加强交流是集体备课的关键环节。组织者要创设集体备课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组织和引导大家畅所欲言,适时把握讨论的话题,重点讨论与交流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师个人备课的困惑、教学实践的反思、教师教学实践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成功的集体备课是通过个人初备的认识与大家的集思广益之间的充分对话,才能达到相互分享,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才能保证集体备课的生命力。集体备课的过程,是大家奉献教育智慧、群策群力完善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因此,集体备课必须要围绕课堂教学,重点做好如下一些实事:一是要明确目标,要由整体到局部,即小课标到大课标,不同的单元目标,必须要以相应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课时目标要根据单元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二是提出一些问题,这是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即提出的问题要具体、实际,如创设什么样的情景导入新课、某个教学环节如何设计、怎样优化课堂练习等等,问题越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就越概括;三是研究一些策略,在广泛讨论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形成共识,概括出最优的教学策略,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四是分享一些资源,集体备课中教师的一个点子、一个经验、一个教训、一个案例和一个设计等,都是可供大家分享的备课资源,有选择的充实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就能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4.3在集体备课中要大力推行“五课”活动
即每人设计一节课、说好这节课、上好这节课、反思这节课、评析这节课的活动。这是学校进行校本教研的最好的切入点,是课堂教学研究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五课”活动,它不是“备课”、“说课”、“上课”、“思课”、“评课”的简单相加,而是围绕一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提出研究问题,教师通过“备、说、上、思、评”这些过程,与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对话,这种课堂教学的教研模式,它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反思性。而是一种贯穿教师工作始终的、常规的校本培训方式。虽然,“五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不难看出设计或备好一堂课,是“五课”活动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备课”何谈“说、上、思、评”的研讨环节?因此,重新认识集体备课,可以更有效的组织开展“五课”活动。如果说“五课”活动是校本培训的方式和手段,那么,集体备课是开展“五课”活动最有效的组织形式。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虽然侧重于“备”,但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性和研讨性,决定了集体备课同样贯穿了“说课”、“上课”、“思课”和“评课”,毋庸质疑,“五课”活动中包含了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达成“五课”活动的有效途径和媒介。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五课”活动它们共性是:合作探究,参与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成长。教师发展要自我觉醒、自我提升,就必须要积极投身于行动研究和校本研训的活动中,潜下心来钻研“五课”活动,静下心去进行集体备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发展中,核心素养是最终选择。在教学改革中,要重点关注核心素养的教学发展,不断融合新的理念观点,实现人才的全面化发展,为科教兴国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好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朱志文.探讨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关注点[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3).
[2]汤春红.高中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