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住宿生的现状以及日常管理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王国庆
[导读] 目前,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住宿生占很大比重
        摘要:目前,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住宿生占很大比重。因此要充分重视中职学生住宿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在校学生的管理难度也不断加大,成为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热点。一是大部分在校学生离家很远,在学校生活意味着他们脱离了父母的直接教育,相对自由,这必然导致情绪的分散。二是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专业、年级分布不一,不利于统一管理。因此,中职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行为管理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生;日常管理;住校现状
一、中职住宿生目前的现状
1、学习主动性差,容易受情绪化主导
        就目前的学生学习现状来说,中职学生多是初中教育的失败者,学习能力、学习意愿都较低,而且在学习生活中无法做到主动学习,容易造成学习思维被情绪主导,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则是: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认知水平低。在学习困难面前,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很弱,容易产生自我逃避、自我放弃的想法,最终导致自我厌恶,加剧情绪不安。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容易传播至其他方面,比如对学习环境的排斥,与专业教师的冲突,甚至对社会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从未离开父母的学生进入寄宿生活,很难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
2、能力的特殊化
        就中职学生而言,目前处于的位置是十分特殊的,他们是迈向成年阶段的未成年人群体,既没有摆脱思维上的不成熟,又想要对未来大施拳脚,但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完成学习任务和社会任务,经历从学生到准专业再到专业的过程。这意味着中职生比普通高中生需要拥有更多的关键职业能力。因此,中职生应尽快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综合能力。大多数中职生仍然从简单的学习能力指标入手,加剧了中职生能力发展滞后与现实社会能力要求逐步提高的矛盾。
3、生活自主管控性较差
        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职学生的原生家庭情况,与普通高中相比,情况不容乐观。贫困家庭学生、离异重组家庭学生、单亲家庭以及其他问题家庭学生在中职校园中比比皆是。原本在家庭教育中就有严重缺失,在初中教育中就被归为残次品的孩子,现在只身来到陌生的宿舍,很难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原本家庭教育就缺失、教师管理如果敷衍塞责,学生将会变成放养式的生活模式:吃喝不愁(现有国家各项资助政策保证了学生的各项基本生活),休息的时间也多,身边一群玩伴,手机等大量的电子产品常伴左右,浑浑噩噩就度过一天,这将是对时间最大的浪费。加上一些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就养成了各种恶习,他们分辨是非能力弱,彼此之间相互影响,长此以往很容易就造就一批品学兼差的住校生。因此,中职学生在住宿的问题上是一个急需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实际问题。因为在最贴合实际的生活问题都无法做到规范的,那又怎么可以在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中做到规范呢。
二、如何做到及时管理中职住宿生的日常管理
1、以中职学生现状为核心设计教学
        学习职业技能是中职学生的第一要务,住宿生也不例外。对于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改变旧的传统观念,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代教学的目标理念。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掌握新的知识方法和能力,把知识能力转化为自身的发展能力。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境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对某事或某项活动没有清晰的理解,他们就不会有清晰的感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必须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学会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对于学生的教学将会让学生变得认真起来。一旦住校学生将精力放在学习上,那在其他方面产生问题的几率要降低很多。
2、针对能力的培养进行个性的安抚
        此时学生的性格是多变的,情绪主导行为的情况占大多数,教师想要在此时对学生进行教导,就一定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能力的培养,如果让学生感觉到自身的能力过低,那么学生的情绪就会变得十分萎靡,更增加了学生的挫败感。此时再对学生进行教育或者训斥的话,必然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从个人的角度看,世界是无限的,个人资质却是不同的,一个人不可能把一切都学好,一旦学生在学业上遇到挫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务必要及时发现苗头,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心理安抚。不能等到学生已经对学习和学校生活厌恶到极致的时候再去尝试挽回。每一例“破罐子破摔”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失败的教育行为,教师要避免这种情绪在住校生中蔓延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及时安抚。
3、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行行为规范
        中职学生特别是住校阶段的行为规范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安全稳定和教学成效。学生安全教育、日常考勤、心理卫生健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应该贯穿于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中职学生虽然摆脱了初中时期的幼稚,但心智正处于未完全成熟的阶段,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关爱,如果没有严格的校规校纪、没有老师父母般的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走上歧途。
        学校住宿生活不同于家庭,大多数学校的住宿条件都无法满足学生入学前的期望。学生在适应、融入集体生活时,管理者在尽量提高硬件设施水平同时,需要教育学生不仅要遵守住宿条例,还要学会相互体谅,相互宽容。作为未来的职业工人理应具备起码的团队意识。
        住宿学生出现矛盾后,管理者应严格按照校规校纪进行公平处理。避免处理过后留下矛盾的隐患再次发生冲突。虽然处罚要公正严格,但不意味着要对学生严酷、刻薄,处罚的目的是关怀与规范。不能让学生对管理者、住宿生活产生厌恶,否则会适得其反。
结束语
        上述的情况以及解决方式可能对于现状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中职住宿生管理是件棘手的大事,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以及探索,在这条道路上教师是任重而道远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有效地结合不同教育策略,才能提高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茜.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困境及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