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黄加荣
[导读] 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严谨的学科,它在小学阶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严谨的学科,它在小学阶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依靠教师讲解知识,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这也是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差的一个原因。并且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是比较活泼且求知欲比较强,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想法办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一、小学四年级数学的现状
        1.课堂气氛沉闷
小学四年级处于小学中期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相比初期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有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但依旧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由于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讲起课来滔滔不绝,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大多是严厉的,这就导致即使学生在数学中遇到难题,也不敢询问教师,这就使得小学数学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降低课堂质量。
        2.教学方式单一
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科技手段也运用到了教学中,像多媒体的出现就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的工具。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正确的使用多媒体,在准备多媒体课件的时候,直接把教材上的内容照搬到课件中,降低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
        3.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教师都是针对教学大纲来完成自己的任务,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很好的突出教学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数学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要知道数学的逻辑性是比较强的,且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较为紧密,若是不突出重点,那么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小学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设计的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二、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1.转换教师的角色
传统教学中,教师认为讲课的质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好坏,认为只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好,可讲的好,为学生传授的数学知识多,学生就能够学好数学。确实,一个专业素养好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但要知道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并不能完全由教师来决定,更主要的还是学生自己的责任,教师的作用更多是指引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我正在为学生讲解“认识图形”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来举例什么是正方形、三角形,并且说明这些不同的形状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怎么分辨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会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数学的实践性是比较强的,小学四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着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而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的这样性格特点,让学生动手进行实践,让学生的大脑和身体一起进行运动,这样达到的效果才最好。

比如,我在讲解“认识方程”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给他们以后学习方程打下好的基础,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来实践,首先为他们提前准备好二十根小木棒,分成两组,一组14根,一组6根,提出问题“如果想要两边变成一样多,应该加几根”,让学生把“几根”当做“x”,之后告诉学生怎样做,引导他们列出方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设置猜疑环节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设置猜疑环节,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象和猜测,并且针对自己的猜测来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教师要允许课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这样学生们的想法就会表达出来,不但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还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读”题
大多教师认为“读”是语文、英语等学科才需要的,像数学这种理科的学科不需要读,只需要大量的做题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语文可以通过“读”来提高阅读学习能力,同样数学也可以,很多小学生不会做题,就是因为没有“读”通题目,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做起。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题,明白在问什么,之后再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学习就会变得简单。要知道如果只是一味的靠做题来学习数学,是不可能学好的,反之,若学生“读”得多了,明白所要表达的意思,才能进行下一步,才能学好数学。
比如,学生在学习“线与角”的时候,由于这部分知识的内容是比较复杂、抽象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比较吃力困难,很多学生不明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这样才能够理解“平移与平行”、“旋转与角”等这些数学名词的意思,才会明白该如何去进行学习。
        5.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会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保持学生的新鲜感,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魅力。像多媒体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的工具,它通过音像、文字等方式把要所学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多媒体有着趣味性强、表现力强等优点,它能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更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把多媒体课件做的可爱、形象一些,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把学生所感兴趣的儿歌应用到到课件中去,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课堂氛围更加放松,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在小学阶段的作用是很大的,学好小学数学就是为以后打下基础,所以教师要正确看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善和创新,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并找到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喜欢上数学,学会数学。
参考文献:
[1]赵元江.新课程背景下四年级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J].新课程:小学,2011(07).
[2]何艳.提高小学数学兴趣法教学的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3(05).
[3]杨洁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