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陈英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陈英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显现出来,社会需要人才,但是社会需要的更是有素质的人才,初中德育教育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中能够有效实施激励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德育教育水平和改善未来德育现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激励教学;班主任

        近年来,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学校教育不仅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的培养有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几千年来先辈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今天,六尺巷的故事依然散发着它的余温;孔融让梨也没有因为时代久远而过时;杨时程门立雪的那一份尊敬在今天看来依然历久弥新,类似于这样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故事数不胜数,中国人对于能够生长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感到自豪。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国家变得多么强盛,人民的道德水平一定不能滑坡,教育中德育教育丝毫不可以被轻视。
一、初中德育教育实施激励教学的必要性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也在不断实现,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教育内涵获得了继续发展,教学改革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学生全面发展日益实现。在取得各方面成就的同时也能够看到,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制约着教育进一步前进,阻碍着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深远,初中学生处于认知形成的重要阶段,德育教育不可缺失。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在德育方面,学生还是在重走过去的老路,内心深处认为学习德育知识是为了什么,德育教育没有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德育教育在学生脑海里没有灵魂,缺乏一种力量去激励他们[1]。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1.以学生为中心
        一直以来,教育缺失的根本就是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初中德育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初中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其各方面都处在发展的过程,对于德育教育而言,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初中学生的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义不容辞,好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对于学生人格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帮助。

初中德育教育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德育教育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生阶段,甚至在以后依然有必要进行德育教育。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人性化管理,抓好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在管理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用这种自然的方式去激励学生参与到德育教育中,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2]。
        例如,班主任在平时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这样有利于班级的文化建设,在集体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德育教育都可以进行。在平时的主题班会中,老师可以开展相关主体教育活动,但是开展的方式不能像过去一样,主要由老师组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在组织主题班会时,老师可以充分征集学生的意见,整个班会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既能提升班会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多种方式进行激励
        相对于人的一生,岁月的长河沉静缓慢,历史会记录每个支流的拐点,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自己和完善自己的过程。德育教育是接受自己、完善自己的一把阶梯,教会一
        个人如何去生活、去面对。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初中生,每天接受各种各样的讯息,一方面信息会迷乱学生的认识,另一方面这些讯息也是在为学生提供生长空间,初中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利用好这些现实资源,完成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3]。
        比如,大多数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偶像,班主任不能一味的反对学生的这些思想,相反可以加以借鉴,应用到德育教育工作中。大多数的公众人物都很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甚至有人会刻意的包装自己的个人形象,其过程和真实性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出评判的,但是其宣传的思想肯定正面的,通过偶像激励的方式让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运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对初中生进行荣誉激励、物质激励等,最终提升初中生的整体德育水平。
三、结语
        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在实际中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施策,德育教育需要多管齐下,社会、学校、家长等多方发力,在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感时不能只有一种声音,批评和质疑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让学生有自立更生、自立自强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林伟红.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12):83-83.
[2]浦璠奇. 初中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分析[J]. 亚太教育, 2019(7):115-115.
[3]石远泽. 浅析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华少年, 2019(4):108-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