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陶思
[导读] 美术特长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有限,需要在不影响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高效进行数学学习,而数学又是一门重基础,
        摘要:美术特长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有限,需要在不影响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高效进行数学学习,而数学又是一门重基础,难度大的学科,在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美术特长生的数学学习问题,是十分重要又迫切的,也是任教老师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十分关注的。
关键词:美术特长生 数学学习 数学教学
一、前言
        美术特长生是高考大军中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仅要有优秀的绘画能力,也要保持一定的文化课水平;然而,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因此相当一部分同学成了文化课的困难户,尤其是数学学科的学习。
二、影响数学成绩的主要原因。
        (一)、客观原因。
        首先,数学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很难在短时间就突飞猛进。而美术特长生一般很早就定好了自己的专业方向, 这意味着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绘画方面,挤掉了很多数学学习时间。其次,教师对特长生文化课成绩不够重视,他们普遍认为特长生经常缺课,花较多精力在专业课上,因此文化课成绩差 “情有可原”;教师长期对特长生的不管不顾, 也就造成了他们对自己的“放任自流”。【1】最后,特长生周围群体中大多也是特长生,甚至教室座位的安排上也都是坐在一起的,因此缺少良好的文化课学习氛围。
        (二)、主观原因。
        美术特长生认为自己以后要走艺术这条道路,抓好专业课就行,文化课低一点没关系,长此以往,他们潜意识里就不重视文化课程,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 缺乏意志力, 轻易就自我放弃。因此造成了数学基础差,缺乏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此外,他们普遍不爱钻研习题,而数学学科的学习必须靠大量的习题练习和错题积累。 因为做题少,不积累,所以没有养成勤动脑的数学习惯,自然而然数学学习成绩一直“徘徊不前”。【1】 成绩差,便产生了畏难情绪,导致恶性循环。
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进行学习和钻研,且能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能想办法克服和解决问题。为达此目的, 教师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如在教学中,尽量摒弃“教师讲, 学生听”的传统学法, 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来引导”展开教学的学法, 即教师设计问题、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类比等方法去研究、去探索, 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新方法, 逐步解决问题。【2】同时, 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对学生的讨论起促进和调节作用, 使问题不断深入。

并对在学生探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点评,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多鼓励,少批评,以欣赏的眼光看他们,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弱点,鼓励他们进行质疑和提问,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切忌动辄就说数学难学,你们基础差等去刺激学生。而是要在情感上理解他们,并潜意识提醒他们,他们数学差是因为忙不过来,没时间学数学才导致数学不够好的。
四、建立合适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一)、为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针对美术特长生的数学教学模式应该有以下特点。
        一是运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数学给大家的印象是枯燥无味,而特长生本身数学基础就差,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在教学中,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要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化静为动,化繁为简,教师在教材组织上要紧凑, 教法上要尽量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二是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为了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探索知识,就要设计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所产生的认知冲突, 把学生引入渴求探索新知识的境界中。三是及时给与评价反馈。教师在学生学习阶段给与指导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深入学习;给与鼓励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信心。
        (二)、由于特长生文化课学习面临时间短,内容多的处境,为此,要想高效学习,需要有效的策略。
        一是目标策略。我们确定的目标是“立足基本题型,力争突破90 分”,设立数学复习的基本框架,这样可以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树立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克服恐惧和浮躁。【3】二是授课策略。首先,从复习开始就让学生注重高考数学中的高频考点。其次,要让学生重视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复习效率。教师进行低起点分层次教学。高考时,关键是让学生拿到基础分,所以授课中,应降低起点,注重基础,并且根据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分组,实施分层次教学。再次,重点问题应进行反复强化。特别像三角函数、导数,这些高考题型比较固定的题目,要经常让学生练习巩固。此外,课后教师要对当堂课进行回顾和反思,还要随时查漏补缺。最后,对作业及考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典型错误要反复分析。要求学生建立数学错题本,并要求学生常拿出来错题本复习强化。
        结束语:
        总之,特长生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并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他们实际情况并且能帮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罗金. 论高中艺术特长生数学学习的“瓶颈”突破[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3):140-141.
[2]席志涛. 艺术类特长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初探[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07(5):63-64.
[3]邓集礼. 浅谈新课标下高三艺术特长生数学高考复习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