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初中物理学科分层作业布置与评价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6月   作者:张宇
[导读] 作业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能对教学效果进行直接反馈,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纽带,能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连贯教学的作用。要想使学生全面发展,展现个性,作业设计也应该“按需分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寻初中物理学科作业分层布置与评价,希望可以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宇    四川天府新区万安中学
【摘要】作业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能对教学效果进行直接反馈,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纽带,能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连贯教学的作用。要想使学生全面发展,展现个性,作业设计也应该“按需分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寻初中物理学科作业分层布置与评价,希望可以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作业;布置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6-019-01

        一、初中物理分层作业布置策略
        (一)根据学生学情进行作业分层设计
        结合初中物理的学情进行分层,物理教师先要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智力发展特征、兴趣爱好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尊重个体差异、分层作业设计提供客观、准确依据。例如,一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智力水平较佳,但好奇心、好玩心重,动手能力强且比较调皮。这类学生尽量少布置书面作业,多些技巧性强、实践操作多、难度大的作业,少讲多实践,减少他们在完成书面作业时的枯燥感,让他们独立完成各项物理操作实验,逐渐提高注意力,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与巩固物理知识。再如,一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差,有一定的学习障碍,但学习态度比较良好,也挺热爱物理的。这类学生在作业设计上应该适当地放低要求,放低起点,多给予鼓励,遵循“浅讲多练、查漏补缺”的作业布置原则,最好能将书面作业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重复的书面练习,让学习弄懂物理基本概念,再结合物理操作,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使他们能感受到学习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根据题型的难度进行分层
        在初中初中物理教学中,作业分层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物理作业布置的合理性,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对作业中的题型难度进行科学设计,使难度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有效的帮助,发挥出作业的引导作用,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设计难度的时候,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避免破坏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物理作业数量不应过多,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控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物理作业难度分层,划分为难、中、易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教学课业巩固。比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电阻这节内容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分层进行调整,再进行题型的分配。比如,针对A层次的学生,可让其通过实验来验证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之间的关系及其他影响电阻的因素。B层次学生,可布置探究类型的题目,例如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解释其中的原因。C层次学生可布置基础的选择题,以电阻材质为内容涉及题目,使学生理解材质的不同对电阻大小的影响。


通过对学生的作业题型及难度的划分,可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自己需要提升的部分的能力,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进行思考,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有效的帮助,进而使作业布置具有更好的效果。
        (三)根据物理学科特点进行分层
        初中物理教师在施行作业分层时也要抓住物理学科的特点,以此来促成良好的分层效果。物理学科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其理性的特点,譬如对于教材上比较简单的理论、概念性知识,教师在督促学生学习时就可以引导其熟读教材,并加以教师的辅助讲解自行研习;而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物理知识概念来说,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平均地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鼓励其将在作业中不理解的内容放在小组讨论中解决,以此来加深对物理作业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完《电流和电路》这一章节时,初中物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围绕物理教材“由浅至深”的特点,将较为浅显的内容及其有关的习题让初中生自行解决,譬如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编排等;而对于接下来的、难度加大的内容及其有关的习题,譬如电流的瓦数、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等,让初中生集思广益、有条件的还可以加以一定物理实验的辅助,以此来为依据来分配学习内容,并进行科学合理的作业分层。
        二、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评价
        作业要根据分层进行分别收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分别从三类学生中选择一个课代表,分开对作业进行收发,这样教师在批阅的过程更加的方便。分层作业效果最大程度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对不同层次作业的有效讲评。初中物理教师要认真对每一个份作业进行批改,并对学生做错的题目进行统计。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重点针对错误率高的低档和中档题目、没有做出来的高档题目进行讲评。针对这两类题的讲评不仅能够帮助所有学生巩固物理基础知识,纠正常见性的认知错误,还能够利用高档题目的讲解帮助所有学生开拓视野。还要重点讲解一题多解和一体多变的题目,这些题目中蕴含着物理思维和方法,难度也不会特别大,经过讲解后及时学困生也能把握。讲解这部分题目的时候可以让初中生自由发挥、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初中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进一步的提升,对学生浓厚物理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初中物理教师还要重视讲评以后的“留白”,也就是留出一点时间让初中生对当天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在作业本中进行总结。鼓励C组学生课下尝试去做B组作业,B组去做A组作业,A组自己出题。这样学生能够对自己做出挑战,能够在挑战中更好的树立学好物理知识的自信心。对成功完成更高层次作业的学生进行表扬,没有解答出来的学生进行鼓励。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还能让学生产生自我挑战的欲望。
        结语:
        总之,教师应围绕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核心,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改变作业设计、布置与评价的技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作业的质量,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刘菊贤.科学思维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21(18):62-63.
[2]林文惠.优设兴趣小组  巧呈物理之美[J].名师在线,2021(18):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