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唐玲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委党校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出现的重要范畴,富有鲜明的、浓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属性。“红色文化”的研究涉及教育、文化、历史、政治、社会、传播等多个学科领域,分析其在当今中国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探索和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形式,形成全方位的传播模式,拓展、壮大、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全民性的传承红色文化的理念和行为,汲取革命前辈的精神力量,凝聚民族精神,为同心共筑"中国梦"厚植精神之魂、信仰之根、力量之源,是有重要价值的一种路径选择。
【关键词】红色文化;传播;革命前辈精神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01-01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初心”是最初的本心,体现本质属性、价值追求;“使命”是肩负的责任,体现历史担当、奋斗目标。初心和使命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精神风貌等的高度概括,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沿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足迹,重温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记忆,可以从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行力量。
一、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 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一方面, 红色文化为党的执政理念、价值取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借鉴;另一方面,党的执政理念和文化是对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和文化与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息息相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需要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念,而执政理念的发展又依赖于文化资源。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既有利于党员干部树立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科学的执政理念,又有益于坚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 红色文化传播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有效传播红色文化有助于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让全国人民的思想信念统一起来,开拓“四个全面”的新局面。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也就是理论联系人民群众生活实际的过程,能为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并掌握,红色文化才可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 红色文化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完善红色文化产业,培育红色文化消费市场,对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红色文化产业化程度决定了其经济价值的实现程度。红色文化融入影视文艺、新闻出版、策划展览、旅游教育等行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精心策划文化产业化运作模式,找准文化资源与经济活动的盈利方式,大力研发红色文化新的载体与产品,在科学的市场运作下红色文化资源一定能有效实现经济价值。当然,红色文化经济价值的实现并不是目的本身,而是为红色文化传播服务的。
(四) 红色文化传承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的传承功能和文化的渗透功能,是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的主要体现。一方面,文化传播、继承的过程即是传播者、传播内容与接受者互动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的价值得以体现,文化得到发展,接受者得到启发和感化。另一方面,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文化渗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红色文化与主流文化、流行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相互融合,可以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
(一)创新传播手段扩大红色文化影响
红色文化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建设实践, 张扬了革命信仰、革命热情和奋斗精神, 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唱响了主旋律, 它的继承和弘扬离不开传播方式的更新。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到来, 微媒体的兴起为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影响扩大带来了机会, 红色文化的宣传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纸质传播, 而转为与技术融合的“微传播”。“微时代”下红色文化的传播必须创新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 以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传统的红色文化宣传都是通过博物馆、教科书、革命旧址等载体, 并且都是单面平面展示传授、“你讲我听”的模式, 难以生动地重现历史场景, 唤醒共鸣。互联网时代下, 这些都可以改编为短视频, 让参观者“扫一扫”就能详细地了解历史, 唤醒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感。还可以与VR技术、3D动画模拟、全息投影技术等进行融合, 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现代感和感召力。
(二)加强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目前我们不仅要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手段,同时也要极力进行各类红色主题教育实践。在红色文化实践中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思想精髓,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因此,还要采取多样的如基地参观、情景教育、互动体验、实地调研等红色文化实践形式,丰富红色教育的内容,提升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在进行红色文化实践中,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引发共鸣,进而推动我们主动实践红色文化精神与承担起红色文化传承的责任。除此之外,还要鼓励、支持我们在学习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结语:
百年大党,功在千秋。中国共产党长期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着红色文化的深刻变革和持续发展,赓续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供给着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已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共识。站在历史新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必将推动红色文化传得更远、传得更响。
参考文献:
[1]杜伟丽.用红色文化夯实乡村治理的社会根基——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J].新农业,2021(15):73-74.
[2]陈培杰. 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 接续奋斗谱新篇[N]. 湄洲日报,2021-07-21(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