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初班语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先做到因材施教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倪冬红
[导读]

倪冬红   乌鲁木齐市第67中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053-01

        我从事内初班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十几年,十几年中一直兼职班主任工作,通过班主任工作使我对内初班的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提高教学效率先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吃透”学生
        1.学生类别不同,目标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内初班学生的种类和内高班录取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内高班录取不同于中考,分数线与学生的生源地、民族成分、户口性质紧密相关,
        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内初班学生都有一个理想就是考上内高班,老师只有了解招生信息才能帮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收获理想,顺利的进入内高班学习,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但是由于户口性质、民族成分和生源地的不同,国家对他们的要求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若完全的一视同仁会让部分学生失去希望,同是也会让部分学生期望过高而失望。类别不同,目标不同,因材施教。
        2.学生特征不同,教学方法不同。
        特征一:部分学生语言理解有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老师除了要担任本学科的老师,都是汉语老师,在教学中都应“咬文嚼字”,特别是在语文的教学中更应该把他们当成一个初生的婴儿,认真抚育。
        特征二:多数家庭经济情况较差, 新疆区内初中班面向农牧区、边远和贫困地区的学生,课堂上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课后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
        特征三:择优录取,自尊心较强,易挫败。在一个新的优秀内初班群体里,大部分学生就变的很平常,在年级和班级里的成绩不理想,失去了老师的宠爱和同学们的重视,难以适应,若不及时疏导,很容易脱离群体,远离老师,甚至放弃在内初班的学习,退学回乡就读。对于这部分学生,老师给予及时的关注,对其心理进行疏导,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把他放到他同类的学生中进行比较,尽量帮他重拾信心,使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
        二、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吃透”教材
        教与学是共同体,掌握了学情,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吃透教材是关键,特别是2012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了改版,重新吃透教材变得尤为重要,将语文课程与生活实际紧紧联系到一起,真正做到语文就是一门工具学科,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处处是语文。这也指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要再单纯地将语文割裂开来,而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吃透”教材,更好地教学。



 汉语 英语 古文
        表达式 汉字 单词 古字
        组成 笔画 字母 笔画
        举例 我 wo 吾
        三、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吃透”教与学的教学过程
        1.上好第一堂课,始终让语文课堂饱含激情。语文是七年级就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学好语文,是其它所有科目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同学,进入语文教学前应先树立强大的信心。
        2.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乐学。内初班是封闭式管理,内初班学生生活比较单一,阅读量也很少,获取知识的途径较少,对于学生乐于阅读的知识也无法自己获得,他们唯一获取语文知识的途径就是语文课堂。在引入新课时可以创设一些小情景,或小问题,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快速的把注意力从上节课转移到这节语文课上,如在讲季节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与现在这个地方有什么不同,通过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是很好的。
        3.注重过程和方法,形成语文思维模式。理解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一开始就要逐渐的帮助学生形成语文特有的思维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在分析课文典型段落的过程中我先讲解作者的思路,紧接着让学生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以及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4.教学中”咬文嚼字”是必要的。内初班学生普遍存在语言理解上的困难,语文古文的每一个古汉语词语,都好比一个新的单词,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情,对学生不懂的古汉语词语词语进行解释,如“汝、吾、尔、矣等”。
        5.语文是一门语言,要做好翻译工作。为了不让内初班学生在进入七年级对汉语感到不那么陌生,一开始我会用学习儿歌的方法对易错字和易发错的音进行形象教学。语文是一门语言,专业用语的学习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语文用语的学习需要连续反复的记忆,要知道用语的意义和用途,如字-词-句-段-篇,一条龙的记忆,前后呼应练习,循序渐进;对于语文的古文的学习要进行区分对比记忆,如古义、今义、通假字、特殊句式需要专题讲解和专项练习。
        6.重视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学生提高学习质量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改错,有错就改不亦乐乎。因此有针对性的作业是很重要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改错习惯更重要。通过学生的错题可以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若一部分学生对某知识运用较差,应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进行修补和补充,不可忽视且将问题堆积。对于学困生,要及时课外一对一的补差,补知识,补信心。特别是内初班学生,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不一样,对词汇的理解不对是造成一系列的错误,通过作业,试卷找出每个学生的问题所在,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
        7.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关键。内初班的学生课堂纪律好,尊敬老师。同时也要求老师在课堂内外都要以身作则,向一个引路人一样把学生引到化学的路上,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内初班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如汉语水平差、自学能力较差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大等明显问题。但也有很多优良的品质,如课堂纪律好,自理能力强,尊敬老师。他们具有的这些品质足以弥补他们的不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用心倾听他们,彼此了解和信任,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味良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