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王远翠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王远翠
[导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教学课堂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逐渐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微课这一新型的信息化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凭借自身的教学特性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效。本文我们就探讨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构建高效课堂。

王远翠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棠城分校  江苏 南京  2115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教学课堂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逐渐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微课这一新型的信息化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凭借自身的教学特性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效。本文我们就探讨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微课;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058-01

        微课教学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在突出主题的背景下通过视频的形式针对性讲解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的实施效果良好,进一步优化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帮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突破重难点学习,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微课创设出教学情境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有效地创设情境就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实现与生活的连接,充分调动起其生活经验与认知经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这种基于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的体验内容,才是学生想学、乐学和会学的,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例如,教学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快乐过新年》这一课,我在上课伊始就播放了一个微课,创设了过年的喜庆氛围,带领学生一起回忆了春节时,我们会一起做的事情,例如贴春联、贴福字、扫尘、吃年夜饭等,这些都是我们汉族的过年习俗。但是,我们中国还有其他的少数民族,他们又有哪些有趣的过年习俗呢?让学生先来猜一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即我再播放微课《各族春节趣事多》,向学生介绍少数民族的过年习俗,学生兴趣盎然地观看视频,知道了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藏族人民跳锅庄舞庆祝藏族新年;维吾尔族的春节是诺鲁孜节;而贵州苗族姑娘们会挑着稻花鱼回家看望父母,欢度苗族新年。
        课堂的时空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做到将学生真实生活中的所有场景全部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但是,我们可以在备课中提前准备素材进行资源的整合,将他们录制成一个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微课,这样生活化的微课,怎能不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呢?
        二、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十分显著的综合性特点,其中包含多方面的知识,所以道德素养、法治精神以及各方面的知识,均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而如何帮助学生对多方面知识进行正确深入的理解,则为教学之中的重难点。一般来说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应对形式多元,内容生动,且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微课进行设计和制作,以能够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厌学心理得到消除,使学生在收获知识内容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
        例如,在对有关于“家人”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需要学生对有关于家庭的法律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和掌握。


但由于小学生对于家庭关系所涉及的法律不具有明确的认识,所以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对微课视频进行设计,采用动画的形式展示汉字“家”的形成和变化,使学生能够了解“家”的对于人的意义,并展示《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文化之中有关于家庭文化的故事,使学生意识到家庭对于人的重要性,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对于家庭各成员的要求,以促使学生能够逐渐对家庭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也就能够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有效突破。
        三、微课丰富教学内容
        微课的优势就是既可以运用到课前,也可以运用到课后。不仅如此,微课还具有暂停、重复观看、逆转观看的功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运用微课强大的整合功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学习完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节日的生活习俗、以及由来,然后让学生制作一些节日贺卡,并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与互赠。在学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时,文章讲到了家乡的特产以及家乡的变化等,教师可以结合微课让学生观看一些家乡的生活习俗以及旅游景点等,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家乡的独特优势,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利用微课,不断拓展、补充、延伸教学内容,将这些微视频放到微信群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并把道德与法治内容渗透在生活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微课打破时空限制
        微课的有效运用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时间有限这一问题,微课的微视频文件体积小,格式通用,便于录制和传输。
        例如,教学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垃圾暴增的现状和危害,认识垃圾分类、回收与循环再利用的意义,并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并逐步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的良好习惯,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所以本节课布置的一项作业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教师发在群里的微课《废旧物大变身》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完成一项变废为宝的创意小发明,下节课的时候我们再进行展示介绍。
        再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新年的礼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从不同维度发现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所获得的成长和进步,它包括小朋友们在身体上的变化,更包括他们在道德行为、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生活技能、体育运动等多方面的收获。一堂课仅有40分钟,不可能做到让全部学生都来展示自己的本领。此时,微课的运用就发挥了他的独特作用,充分拓展课堂空间,让学生通过录制微课的方式向全班进行个人展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录制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体验成长的快乐。
        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得到了全面的覆盖,小学阶段作为这一课程的起步阶段,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将微课这一教学形式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对于学科教学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一线教师有必要继续强化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同时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式、精心制作并应用微课,以促进教学环节的不断优化,提升教学效果并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林爱华.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4}(02):41-42.
[2]赵苏苏.微课,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活”起来[J].家长,2020,{4}(36):61-62.
[3]沈菊芬.略论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2020,{4}(24):12+14.
[4]刘金璐.基于微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0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