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中语文新课标——谈谈语言建构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月   作者:周庭根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人生高度的不同。如何才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效率,是每位高中语文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各个教育学者都在不断思考和探究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来促进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工作中,应该予以重视语言发展,着重启蒙学生的语文语言建构意识,同时还要创新语言运用形式,引起学生对语文知

周庭根   苏州实验中学科技城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人生高度的不同。如何才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效率,是每位高中语文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各个教育学者都在不断思考和探究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来促进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工作中,应该予以重视语言发展,着重启蒙学生的语文语言建构意识,同时还要创新语言运用形式,引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致。
【关键词】高中;语言;建构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15-01

        引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发展,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需要在不断尝试和实验中才能够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式,语文课堂的语言建构运用教学也在发生变化,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语言建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意识的培育和发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还使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技能等方面得以提升。教师还应该根据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组织开展具体的语言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提升课堂语言建构有效性教学。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本人将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勇于尝试和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助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一、聚焦高中语文新课标,注重学生语言敏感思维
        从高中语文的新课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出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感培养遵循生本理念,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掌握语文阅读技巧,依据实际状况布置阅读的任务与目标,配合多元化的形式,建立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开展课外阅读,建立阅读兴趣,在对语言内容的基础上深层建构,使学生对语感越来越敏感。以群文阅读为例,群文作为时下最为倡导的阅读形式,有着独特的优势:群文阅读将多篇文章糅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增强了学生对语言思想的精准度,提升了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促进语文阅读水平的稳步提高。教师在对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中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基础,推荐优秀的不同种类的书籍:四大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现代诗歌散文集《女神》《普希金诗集》等;剧本类的《西厢记》《雷雨》《茶馆》等;语言文学理论类《语文长谈》《谈美书简》,这些书籍都有着它独特的文体欣赏价值,学生通过这些课外群文的阅读鉴赏剖析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形成。


[1]
        二、聚焦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升文体视角的语言运用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既需要根据语言材料的文体特征进行类别的划分,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语言表达方式,抓住文体视角安排训练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它参照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依据不同的选择铸就了不同的文体风格,即文体可以说是“语言的体式”,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层面上都提供了许多的选择。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积累、梳理和整合,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形成学生的言语经验。[2]比如:在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预习知道它是通过写景来状物,运用了生动委婉的表达形式进行了优质组合,写出来了荷塘与月色的优美之处,初步感知作者的语言运用以及表达能力的高明。再在咬文嚼字、谋篇布局上详细分析,尤其是动词和形容词,运用之准确:“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的“泻”将静态的月光变得动态化,生动化。“零星地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精选“袅娜”和“羞涩”两个动态化的形容词,表现荷花或含苞待放或盛开的情态,语言运用更为形象。
        三、聚焦高中语文新课标,创新优化语言交互方式
        从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出发,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语言的表达交流来实现。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素养,就必须优化语言交互方式,引导学生开展丰富有趣的交互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教师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训练的机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方法技能指导传授。[2]比如: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可以举行国内外经典著作的论述、对生活事实进行介绍、故事讲述、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对于经济状况允许的较好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博物馆,拜访革命前辈、英雄人物,强化学生对人物的切身体验,加深课文理解,在实践中提升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从而获得语文素养。又如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当前的授课形式,优化语言建构教学。又比如:在《宇宙的边疆》作者的简介、解说词的文体特点等内容制作成PPT,利用PPT课件的优势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并以简单直观的形式加以呈现,进而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在网上搜集并下载一些有关宇宙的影视短片分享给学生,进而让学生在观影的同时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宇宙进行议论思考,从而建构运用语言。[3]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方式和理念在不断发展,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有些许问题需要去改善和解决。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言建构与运用,基于语文新课标关注当代文化,深挖教材中的语言元素,着力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课改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谭丽娅.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
[2]王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