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探索与实践
梁圣初
龙川县第一中学初中部 广东省 河源市 517300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两极分化,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以传统方式布置的作业完成质量差,收效甚微。为改变现状,让更多的学生快乐做数学作业,我认为应从学生分层、习题分层、评价分层入手,实施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
关键词:数学作业;学生分层;习题分层;评价分层;布置
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只有少数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大部分学生的作业书写潦草、错漏百出、不堪入目,抄作业、不做作业者层出不穷,科代表经常在老师面前诉苦——作业难收。究其原因,一是公立学校生源素质下滑,学生两极分化、学习兴趣不浓、低分率居高不下。二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布置作业全班“一锅煮”,题目偏易时,优秀生随便应付;题目偏难时,待优生束手无策。三是作业量太多,学生抄袭作业,应付式完成。为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我与备课组成员一起开展了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探究活动,主要从学生分层、习题分层、评价分层三个方面入手。
一、及时了解学情,将学生滚动式分层
为了让优秀生吃得饱、待优生吃得消,给学生获取成功的机会、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期望,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供各层次的学生完成。我们将试验班的学生分为三个作业小组,具体如下:动员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加入A小组;动员有一定学习基础和学习意愿,成绩不稳定的学生加入B小组;动员学习基础扎实,反应快,综合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加入C小组。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后,我们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1.学生的思想工作,尤其是A小组的学生,怕他们破罐子破摔。我们通过谈心、表扬、鼓励等方式及时打消A、B小组学生的思想顾虑和自卑感,告诫C小组的学生要戒骄戒躁。2.在课堂上经常有意识设计问题让各层次的学生成功解答,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赢得同班同学的更多掌声。 3.启动激励机制,实行滚动式分层。根据学生的阶段性作业质量,鼓励A小组的学生申请加入B小组,鼓励B小组的学生申请加入C小组。这样,可以缩小落后面、扩大领先层、壮大发展层。反过来,B小组、C小组的同学觉得完成对应作业题有困难,可以申请退回到选择A小组、B小组的习题完成作业,让他们快乐做作业,增强学生“我能学数学”的自信心。将学生分层后,学生有了各自的目标方向,且在不断努力中实现目标,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极大激发了学习热情,完成作业不再拖沓,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
二、认真研读教材,将习题阶梯式分层
在课程标准指引下,根据目标层次和学生层次,我们认真研读教材,精选习题,编写分层作业题库。注意使作业题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到题量适当,难易度、层次感如阶梯般分明。三个层次作业的设计思路如下:1.供A小组学生完成的称为A组题,选题原则是考查课堂上刚学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知识的直接应用。
学生只要适当的回顾课本内容就可以获得答案,因而是较简单的层次,基本上只对知识点单一考查,属于“模仿性作业”。目的是让待优生觉得能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增强自信。2.供B小组学生完成的称为B组题,设计原则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识考点以2~3个为宜。 3.供C小组学生完成的称为C组题,C组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深广度,考点多,要通过深度分析才能知道考查了哪些定理、公式、法则,可设计成综合性较强的探索题、创新题等。
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后,要求A组的学生能掌握结论即可,于是作业可设计为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例如:若,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则 , .也可变式为:若,是方程的两根,则 , .A组的学生都能愉快地写出正确答案,有自豪感,信心倍增。而像“已知,是方程的两根,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2).”的习题,它不是本课知识点的单一考查,还考查到分式运算、完全平方公式等知识点,因此,这道习题是针对B组学生设计的。当然,也可以根据学情再适当增加难度,如在已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求的值。供C组学生完成的习题,要富有挑战性,如习题“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且 ,求的值.”有一定的综合难度,可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习题分层设计后,因其更贴近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储备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所以学生做数学作业不再揪心,而是得心应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三、全收全改作业,做到评价标准分层
改变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与期望值批改作业。批改时,对A、B小组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在书写、规范表达等方面,做到能不扣分的就不扣分。如他们完成解答题最后结果正确,而中间过程出现一些笔误时,可暂作全对不扣分,但要帮其批注纠正。这样,学生既能发现存在的错误,又能满足情感需求,以后更用心、更认真完成作业。而对C组学生的作业格式、书写等,则是高标准、严要求,还要注意他们的解题方法技巧是否最优化。另外,要在学生作业上多留下表示赞扬、鼓励、期盼的情感语言,以情去感化学生,这样可以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再者,每节课抽时间点评、小结上一堂课的作业情况,尽可能用多媒体展台展示学生的作业成果;我们还经常把各层次学生的优秀作业拍成图片上传至班级微信群、班级空间等,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进步。评价分层后,各层次学生在“成功感”中不断进步,尽情享受做数学作业所带来的乐趣,更开心地做数学作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实施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以来,学生做作业的习惯得到很好的培养,能做到独立完成、按时完成、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课外时间讨论数学问题的学生日益增多、兴趣惭浓。试验班的整体成绩得到提高,合格人数、优秀人数持续增加,低分率持续下降。可见,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又一法宝。
参考文献:
[1] 蒋振业.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7(7).
[2] 申艳峰.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布置[J].读写算(教研版), 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