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张婧
[导读] :幼儿们刚开始接触幼儿园这一环境,年龄尚小的他们可能是人生第一次团体生活和学习,不少幼儿就会因为习惯和心态的不同而导致问题的出现,
        张婧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那和雅幼儿园,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400
        摘要:幼儿们刚开始接触幼儿园这一环境,年龄尚小的他们可能是人生第一次团体生活和学习,不少幼儿就会因为习惯和心态的不同而导致问题的出现,对于教师来说,做好引导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心态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幼儿教育中习惯培养的几点原则,然后总结了几点教育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育;习惯培养
        引言:
        幼儿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引导着他们探索未知世界,另一方面不加辨别地接受知识和信息可能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幼儿还未形成习惯的情况下,他们的习惯可塑性是很强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优势做好幼儿习惯培养工作。
        一、幼儿习惯培养工作应该坚持的几点理念
        (一)幼儿教育要以鼓励为主
        幼儿们年龄尚小,对抗挫折打击的能力还比较差,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更希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同。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将鼓励作为习惯培养的重要一环,只要幼儿在某个方面有了提升,教师就应该不吝夸奖,也可以给予一些小的实物奖励,这对于幼儿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励和认同,他们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就更愿意保持良好的习惯和心态。长此以往,他们必能形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因此,幼儿习惯培养应该以鼓励为主。
        (二)习惯培养是长期工作
        幼儿们好奇心旺盛,思维活跃,平时的表现可能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局面,实际上就是一种缺少稳定性的表现[1]。教师应该认识到,习惯培养短期是难以实现的,这必将是一项长期工作,习惯不仅要在幼儿园中体现,更要延伸到生活中、社会中。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需要幼儿和教师共同的长期努力,教师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培养学生的习惯,将习惯培养贯穿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感染,相信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应该发挥榜样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家长以外幼儿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幼儿园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们都能听到能看到,如果教师自身的习惯不端正,那么就很难起到引导幼儿养成健康习惯的作用。对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幼儿心中的形象,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比如看到地上有垃圾主动捡起来,下课后把讲台和黑板清理干净,这些可能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但对幼儿们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二、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做好习惯培养工作
        (一)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基础,尤其是和谐轻松的氛围,有助于幼儿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水平。这种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各个体之间的关系,幼儿不仅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有时也会学习同学的言行举止,因此教师平时和幼儿说话一定要心平气和,多使用礼貌用语,幼儿模仿教师也会使用礼貌平和的方式和同学、教师、家长沟通交流,同时这种氛围也利于幼儿养成关爱他人的好习惯,因为他们平时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平时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的好习惯,不少教师都会发现有的幼儿喜欢“打小报告”,这种行为对于辨别能力不强的幼儿来说无可厚非,因为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得到教师的关注,但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要让他们了解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以便在做相似的行为时先思考一下,有时用更加简单、有效的方式就能解决同学的矛盾。
        (二)丰富幼儿习惯培养的教育方式
        不少教师喜欢采用讲解案例的方式开展习惯培养教育,虽然案例内容丰富,但是如果一直不改变教育方式,即便是幼儿也会觉得枯燥乏味。对于教师来说,讲授理论固然重要,课堂教育中的互动也不可或缺[2]。比如在讲解“怎样问好”时,教师就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例如“平时我们都在什么时候问好呢?”、“问好的方式主要是什么?内容都有哪些?”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在师生的沟通互动中让幼儿们掌握问好的恰当方式,这也是一种培养习惯的好方法。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习惯培养也可融入其中,例如在阅读《讨厌牙刷的男孩》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们好好刷牙,因为通过阅读他们能够了解不认真刷牙产生的后果,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比教师的口头讲解更有效果。
        (三)家校联合提高教育效果
        幼儿在家中时,父母的行为也会影响幼儿的习惯形成,如果在学校和在家中的习惯培养教育差别较大,就会给幼儿带来无所适从的感觉,影响习惯教育的效果[3]。对此,教师一定要多和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习惯表现,同时,一定要让家长意识到习惯培养的作用,在家中也要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好的榜样。家校联合更多的是确保教育的一致性,以防习惯教育出现断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幼儿的习惯培养,家长和教师一定都要给予重视,通过加强家校联合、丰富习惯培养的途径以及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等方式,帮助幼儿形成好习惯,成为兼备知识、才能和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袁香.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0(4).
[2]虞晓晖.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20, 000(004):P.12-12.
[3]朱绪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0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