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足球教学合作能力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魏环雄
[导读] 初中体育足球教学活动是一门课程难度较高
       魏环雄
       广东梅州五华县马汕曾镜明中学 514421
       摘要:初中体育足球教学活动是一门课程难度较高、趣味性较强的学习课目,建立合理的学习制度,使学生在攻克教学难度的同时领悟到学习的趣味性是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从整体分割为若干学习小组,加强组与组之间的联系,以面为点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 初中;足球教学;合作能力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指围绕统一的学习目标由多个学生以责任分工形式开展互助学习的教育方法。合作学习以目标结构理论为基础。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个体化的方式有助于差异教学,但是实践中往往不具备充分关注每个个体的客观条件。而竞争化的教学又无法解决因个体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带来的不平衡。因此,合作学习模式采取合作型的方式并引入互助促进和互助对抗的理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学习中采取组内互助促进、组外互助对抗的形式。从而兼顾了教育资源不足与学生差异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二、小组合作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结合学生实际,科学分配小组
       对于初中足球教学的开展,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目标就是要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足球训练学习当中,学习足球知识和技术,感受到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但是一个班级中学生的人数众多,再加上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最终一般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方式,这样就很难对所有学生的足球学习情况进行照顾,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就是要做好对学生的科学分配小组,要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要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可以采取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对足球学习的兴趣和基础水平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好对学生的分组,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照顾到更多学生的学习感受,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足球特长和潜力,从而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1]。在小组合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足球的学习表现情况,结合各个小组成员的配合度,以及学生的足球学习水平,对小组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始终确保小组的分配比较完善,在这样科学分配小组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足球教学的有序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合理设置学习任务,明确合作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在做好对学生科学分组的基础上,初中体育教师还要注重学习任务方面的合理设置,为各个小组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这样才能促使小组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巨大的教学优势,但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更应注重教学内容任务的选择,对于足球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充分筛选,设置学生们感兴趣并且具有合作探究价值的内容,这样才能在合作的基础上确保教学的有效性[2]。对于足球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中,这些知识比较抽象复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生在学习理解上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此时教师就应该引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共同讨论和分享,这样在良好教学氛围下,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消化这些理论知识,提高了足球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对于“越位”这个足球运动的专属名词,学生平时看足球比赛的时候,对这个词经常听说,越位就会判进球无效,但是对于越位行为的判定却缺少正确认识,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教师再适时参与进行指导,这样可以帮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深刻理解和掌握了足球知识。
       3合理构建教学内容
       采取合作学习模式的足球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内容作为支撑。教师应当结合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合理构建教学内容。实践中,需要从课程建设出发并增强课堂教学的引导和实践作用。首先,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足球教学可以分为技术、战术和实践三个基本部分。教师应当理解不同内容的内在逻辑,将合作学习的重点放在战术和实践层面。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强化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使学生在合作中应用前期学习成果,使知识与技能螺旋上升。其次,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尊重学生差异,为合作小组内的不同角色设定相应的任务目标。例如,在技术教学中具有身高优势的学生侧重于头球练习,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则从优先进行正脚背踢球和脚内外侧带球练习开始。最后,设置竞赛与点评环节。教师应当在课程的后半段组织小组对抗练习或竞赛活动。小组对抗时可以采取5人对抗模式,在球场纵向设置数个小场地。也可以将多个合作小组混编为两只队伍以大球场展开竞赛。教师应当担任裁判并观察学生的表现,在赛后选择代表性的人物进行点评,从而充实实践教学内容。
       4科学分配技巧训练
       在足球学习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较好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但作为一门实践性与趣味性较强的课程,足球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训练能力也提出了较大要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在相互督促的过程中进行专业动作的联系与纠正。分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之一便是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教师将动作训练环节的授课工作交给课程表现较好的学生,“以学生引导学生”,在降低教学压力的情况下,课程的分组展开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足球技巧。以足球的基本技巧为例,在颠球、传球、盘带等环节的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表现出“看懂了但做不出”的迷茫态度,如果采取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课程时间,还会导致学生出现接受不全、理解困难等问题,加之一些学生对于教师的畏惧,“不敢开口”更阻碍了课程的开展进度。如果采取学生引导学生的方式,则能够大大改变这一状况——在分组合作学习环节,表现较好、对课程接受程度较深的学生被分入各个小组,作为教学活动中学生团体的“领头羊”对训练效果不理想的同学进行指导,在这一环节,学生大大降低了对于足球课程的抵触性,在与同学的接触过程中,依靠同龄人直观的动作展示,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接受技能要点,配合教师尽早完成教学任务。
       结语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间合作意识的提升,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到单独个体在团体中应该保持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初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安排,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爱明。初中足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分析[J]。素质拓展。2017,24(51):89.
       [2]李旭。小组合作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研讨[J]。体育·美育。2016(06):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