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微,关微
齐齐哈尔市第四十二中学校? 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加大,美育改革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基于对我国中小学生美术实践能力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导致美术教育体系无法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围绕美育实践价值、美术教学实践策略、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美术教学如何提高中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建议,进而为美术实践教学提供支持,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实践能力;中小学生
在现阶段中小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仅需要从理论知识体系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还需要有效的重视起专业实践教学策略。美术教育不只是单纯的一门技能,更锻炼一个人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学生的创造力及审美能力也会在此影响下得到整体提升。要保障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性、艺术性、实践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把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一、美术实践能力的教育价值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美育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自去年国务院发布美育纳入中考改革后,在今年两会期间,美育成为国家及民众的热门话题。而在众多的中小学院校中,美术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术教育进步和发展。新教育理念要求中小学院校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实践改革,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1]。
美术实践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学习一个技能。现阶段,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美术的影子,小到衣服上的Logo、路边的广告海报,大到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都有美术的设计标准,在现代设计生活中就有直接引入中国传统编织工艺来满足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竹、藤、草编的竹筐、草帽、草席、藤椅等都是很好的工艺美术体现[2]。它的发展已逐渐贴近人们的生活。美术教育从激发学生灵感的抽象表现到创造性思维的具象表现,都最大程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实践创造力,(如图1 - 2所示)《手工长把瓷杯》学生利用瓷泥创作杯子,杯把夸张到极限,赋予想象与童趣。《手工瓷盘》瓷盘采用抽象的手法,拟人化的表现,具有韵律美的整体造型及几何图形的盘内装饰表现,都是在符合中小学生的审美法则内通过手工雕塑实践活动,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表现效果。现当代中小学生的美术教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符合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并使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发展。
图1 手工长把瓷杯(学生作品) 图2 手工瓷盘(学生作品)
二、美术教育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教学策略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教师在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过程中起着直接性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自身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充分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工作,提供出可持续性的教学资源供给。同时,还需要教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进行教学工作的总结和研究,以此及时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搭建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
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基于一些现有的校外实践基地的活动,进一步扩展和完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和感受更有深度的实践提供条件。例如,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需要打造出较为全面且开放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如图3-4所示)利用废弃的竹签与帆布结合桦树皮完成的帆船造型及利用桦树皮肌理效果和加工工艺方法制作的机车模型,都是通过平台创造的良好机会进而使学生抽象灵感得到具象化的实现,造型与制作能力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图3 手工桦树皮帆船(学生作品) 图4 手工桦树皮机车(学生作品)
(三)引入社会化的专业教学资源
以教育为主要方向的学校相比于市场而言,在软硬件资源上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有必要建立校企合作模式,教师可带领学生进入到真实的企业环境当中,通过场景化的直接感受、模拟实践等方式,了解工艺美术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等一系列过程,获得的实践体验是远超校园课堂的,以此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学校还可与周边的工艺美术馆、DIY生活馆、手工艺工作室等建立合作关系,并将具有实践性的、先进化的社会企业资源引入到美术教学中,以便为学生打造更加优质、全面的学习条件。
(四)设计实践化的专业教学训练
在工艺美术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在教学中积极的安排一些技能方面的手工艺竞赛、社会实践实践活动,以此保障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辅助的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开展多元化的特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们多去参加实践性活动并设置奖项的颁发,优秀作品可参与商品经营与销售,激发学生实践动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教师应该把学生原本的时间还给学生,用美术教学实践活动启迪孩子。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激发灵感和智慧的萌生。学生将在兴趣爱好的驱动下,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迈向成功的创新之路。对于教师来讲,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宝藏,以美术教学为依托,让学生在艺术实践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培养路径探析[J].朱敏敏,崔仲琼.美术教育研究.2019(06)
[2]唐家路.工艺美术学科专业回顾及其重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26-34.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项目《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JC1318065)
作者简介:姜微(1981--),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中学一级,本科,齐齐哈尔市第四十二中学校,研究方向;美术教育教学研究。
?关微(1975--),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副研究员,本科,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研究方向;美术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