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 刘 恒
[导读] 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学数学中新加入
        刘 恒
        湛江市第十九中学  
        摘要: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学数学中新加入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师在授课时候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因此,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信息化教学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既发展了学生的知识思维,也促进了教师的授课效率,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较好的带动作用。初中数学授课活动中加入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践运用并进行反思,希望对同行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学数学;实践运用与反思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出现在中学的教学和教育中。与此同时也在慢慢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的普及,开始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渐渐取代了固有的师生交流方法,信息化教学在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利用信息化软件建立课件模型
        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只能在黑板上通过自己的简单的绘画,画出需要讲解的内容,现在教学中加入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让这个流程变得简单了,老师可以通过使用动画插图软件轻松的画出自己需要讲解的图形内容,信息化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同时也能让学生从思想、听觉以及视觉上变得更加的专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会自然而然的提升[1]。
        例如在“绕线绕面”的学习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教师只能用自己的语言结合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枯燥苍白的讲解,学生也不容易理解。但是,在信息化教学中就可以变得通俗易懂,老师可以运用幻灯片让点动起来,让学生直观的明白点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轨道就是线。与此同时,教师还能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首先制作一个正方形绕着该正方形的某条边旋转起来达到面动成体的效果。在已经对数学现象有基础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一个半圆绕着直径旋转最终会变成什么?在学生都各有疑问的时候,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讲解最终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授课模式,使学生更容易明白数学知识,教师的授课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二、利用终端讲解板书
        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都是通过黑板来展现授课知识梳理数学思绪。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虚耗课堂授课时间,致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中,在融入信息化资源教学以后,就有效的利用了教学时间,对于学生而言也更为新颖有趣,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但是在运用信息资源授课时还应该需要适当[2]。
        有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于离不开多媒体技术,就算是需要注重讲解的知识点,也利用幻灯片简单的播放就一带而过,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不到重点。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多媒体带来的便捷和效率,如果太依赖而使用过度,不但达不到效果而且还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授课效果。多媒体教学并不可以完全的代替教师的讲解,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还应该注重知识点的分析讲解,适度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完善中学数学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指导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学生主动加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成为教学中的主要角色,与教师及时交流沟通共同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提前一天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幻灯片的编辑,在七年级上册“1.1.1正数与负数”这一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只是用黑板去书写组织,那就需要很长时间区别及分类,但是运用幻灯片就完全可以轻松的编辑好,可以在幻灯片中加入图片和文字,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的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更加通俗易懂的向学生们讲解大数的含义,更加明白和深刻的理解大数的含义。
        三、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教学
        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采取在教学过程中创作设计情境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学生在学习研究和沟通中收获知识和情感体验[3]。
        例如,在九年级下册“27.2.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知识更好记忆理解,教师可以在授课前搜索关于课程内容的图片并延伸出相关问题,从而切入本节课堂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幻灯片向学生提问根据图片延伸的各种问题,在学生没有学习有关知识之前,学生是没有办法回答这些问题的,这时老师就可以形象生动的讲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通过情境教学的授课方式,中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也更加容易。
        四、运用软件制作课件模型
        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传统的黑板书写教学方法相比较,利用幻灯片制作生动的作画插件,结合老师细致的讲解和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可以从观察、声音、思想多个方面吸引学生,带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进而产生对探究新知识的浓厚热情[4]。
        例如,教师在九年级上册“24.1.1圆的认识”的授课活动中,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关于圆形图案的动画,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互动,学生们思考交流完以后,通过幻灯片动画的方式比较圆和其他图形的运动形态,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让学生知道圆的含义,这样更通俗易懂,从而达到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最终结果。
        五、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信息化教学资源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全神贯注的听讲刺激他们探索知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共赢的良好习惯,大大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在使用信息化资源的同时,也要整合板书授课才能更好的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有效的梳理书本的主要知识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仲启悦.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与反思[J].数学教学通讯,2020,(11):40-41.
[2]毛志斌,刘娟.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及反思[J].好家长,2019(23):252-252.
[3]陈美玲.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No.435(10):41-41.
[4]王永红.浅谈信息化手段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No.648(5):271-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