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郭小俊
[导读] 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郭小俊
        雄安新区雄县苟各庄镇勤学学校062563

        摘要: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而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进行重点探究和分析,以期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数学效果,满足其学习需求。
        关键词:信心化;小学数学;课堂;构建
        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将多媒体作为教学方式应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要注重信息手段的合理应用,切实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为学生数学学习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构建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和素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有效应用,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深入丰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能够自主思考数学问题,显著提高课堂教学开展的高效性[1]。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手段进行数学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数学知识进行创新性探究,充分挖掘其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在此环境中,教师能够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助推数学探究教学,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通过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也就是借助典型图形、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媒体等载体,对学生进行教学[2]。根据实际数学教学内容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过去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自身为主导进行,而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因而无法发挥出其所具有的自主学习能力。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3]。随着信息教学环境的构建,教师教学理念开始得到转变,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切实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此环境中进行数学教学,要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对待问题进行思维创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二)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创设情境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受年龄等因素限制,使得其在思维逻辑和行为约束力方面还不够成熟。因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知识与自身思想进行融合[4]。针对此情况,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在具体教学中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设计出具有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创设出关于超市购物的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在提高其课堂参与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切实提高学生对人民币计算的探究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在此课程学习中,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认识,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性探究。
(三)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建立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有助于教师构建高效性小学数学探究课堂,因而在教学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上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加深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提高学生集体责任感。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互帮互助目的,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5]。
     比如在进行有关《观察物体》这节内容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结合教材对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分析,也就是对长方形物体不同角度的多样性特点进行观察。在教学前,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积木代入课堂中,并进行小组划分。让各个小组通过合作方式拼接不同的积木物体,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物体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引导。这样做,不仅确保小学数学探究课堂构建的有效性,还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应用信息技术,形象演示增学效
        调查发现,大多数数学对具有形象化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因而教师在应用信息教学手段中可结合这一点,做好课堂演示设。主要是将具有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和理论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能够对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变化和推导过程进行直观了解,以此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内容中,为了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节知识重难点。教师则可借助多媒体对此内容进微课课件展示,将有关对称轴演变过程直观展示于学生。期间,教师还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对关于“沿着对称轴进行对折,两边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知识进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更清晰的了解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相关知识,切实掌握轴对称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小学数学教育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小学数学探究课堂构建,发挥重要作用。而在此环境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教材内容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探究素养创造良好条件,满足当前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艳. 浅议在信息化环境下构建农村小学生"136"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新课程,2020(12):29.
[2] 卢秋霞. 探究信息化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 软件(电子版),2019(10):75.
[3] 周兴荣. 探究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J]. 散文百家(下),2019(9):172,7.
[4] 查琴芳. 未来教室环境下小学教学自主探究合作式课堂构建策略探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1):54-55,66.
[5] 孙程成,张妍妍. 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 文渊(中学版),2020(7):33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