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阶段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水平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张凤香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习得相关的
        张凤香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文军希望小学    贵州铜仁   5651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阅读的过程当中突出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完。本文重点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开展策略,以此更好的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个性化阅读;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教学的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行为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注重自己的思考,面对阅读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感悟,由于受到情感、思想的启迪,也能够进一步学生的审美意识,要注重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往往是为教师机械的灌输为主,尤其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会忽略对学生创造性以及积极性的培养,甚至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发展,不利于学生潜能的激发。阅读事实上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本身具有浓烈的个性特征,如果没有创造性和个性的阅读,也就能很好的发挥阅读所具有的教学教学效果。
        一、打造个性课堂,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
        语文课堂本身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融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应该感受到乐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语言情境等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到阅读当中的兴趣,引领学生融入到情境当中,以此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此外,在语文阅读教学专业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创意性的游戏或者是比赛,例如猜词、成语故事、看图说话、表演等,让学生在阅读当中能够表现自我,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完全的融入到阅读知识内容当中,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习得相关的阅读知识内容,突显学生的个性。
        二、开展个性化阅读活动,体现个性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主动性以及差异性,在阅读教学中要能够给予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和机会,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调动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兴趣,而不只是少数学生的参与。同时,在阅读活动的开展当中,要能够保障学生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尤其是在自主阅读环节,要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要能够读好,读完。
        三、尊重个性感受,开展个性化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阅读教学步骤是一致的,但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千差万别,每个人对于阅读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为此,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一)引导学生自主领悟
        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应该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进行感悟,并以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感悟与阅读知识内容相互融合在一起,将一些原来不懂或者是模糊的感受借助阅读材料和体验,进行深层次的认识,要能够认识到每一种理解都是学生个性化的展示。如果教师以标准答案或者是依据教材进行知识的讲解,那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批判性以及独立思维的提升,也影响到学生发散思维强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在阅读当中作者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也有进行创造的权利,阅读是一个充满想象以及创造力的活动,阅读训练当中教师要能够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理解,成为文本内容的加工者和创造者。

当学生有的个性体验之后,也不要仅仅满足如此,还要让学生共同探讨文本当中哪些内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重要的并不是结论而是探讨的过程,通过探讨思维的过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鼓励独立思考
        学生阅读的过程并不是机械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者是单纯的对文本进行理解,而且还要对作者表达的内涵进行反思,从阅读文本当中对作者表达的主题内涵进行理解,并进行自我创造,这就需要在阅读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以此对文作品的内涵进行丰富,融入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与自身实际生活之间经验的对比,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交流当中更多的获得自己的感受,并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成功,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到阅读当中的积极性。
        三、自主选择阅读方式么,开展个性化阅读
        (一)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阅读方式
        阅读本身是一种心灵活动,并不是简单的一种口语的读不读的活动,小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个性化的阅读并不是单一的活动,即便是读也有多种方式,例如朗读、默读、扫读等,作为教师不应该以成人化的视角去解读学生的阅读活动,只要是小学生所喜爱的都应该去鼓励,鼓励学生将文本融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适合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应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当中还要能够对学生进行阅读方式方法的指导,例如,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略读、速度等,使得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做好笔记,写下自己的感悟、联想,可以摘抄文章当中的精美语句,并将阅读和自身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多读,并且反思。还可以根据小学生本身的特点将文本内容配上插图,基于学生的感悟,每周都要对学生进行点评。通过为学生指导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方法,以此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提供合作、探究氛围,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
        新课堂教学理念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行培养,为学生提供可以合作探究的平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随时的提出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在自由探究合作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服务,分析、解决学生在学习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努力突显学生的个性,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真正成为学习过程当中的组织和引导者。个性化阅读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这是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出的要求。为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注重应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更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当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深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重视学生的合作发现和探究,充分的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反思,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探索个性化阅读教学开展的策略,进而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永红.快乐读书吧——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2):29-33.
        [2]赵培香.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01):85-87.
        [3]魏小娜.语文阅读教学“流行语”的解读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9):44-49.
        [4]袁华莉,余胜泉.网络环境下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07):1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