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英
福建省漳州市大同小学
摘要:言语思维主要是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之间的关系,言语是工具和途径,思维是主导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增强思维深度,以增强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学生的言语思维作为一个着力点,丰富课堂内容、突出教学引导以激发学生言语表达兴趣,从而使其真正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言语思维的培养是知识和表达能力相结合的产物,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和语言能力进行科学设计,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思维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言语思维;核心素养
一、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基于词语理解的基础上的,词语的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无论是课文中的备注注释,还是教师课堂中对词语的具体讲解,都旨在帮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学生被动性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从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对词语进行启发性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带着情感去朗读这篇文章,朗读后将文章中优美的句子摘录出来,让学生模仿这些句子进行写作。比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让学生仿照该句式写出不同的比喻句,提升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其次,教师还需要给学生安排一些高质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摘录出一些优美的句子。例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有这样一句“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在阅读活动过后教师可以集中对这些优美的句子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句子的句式、结构、思想、情感等,从而使得学生对语言的应用更加熟练,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借助查字典和听教师讲解的方式是得不到言语思维的真正训练的,而启发式教育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词意,在思考和阅读中提升他们的言语思维能力。
二、革新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注重培养言语思维
言语思维对于个人而言是思考过程和表达能力高度结合的产物,符合小学语文人文性、工具性的基本特征。教师需要针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计,真正契合小学生表达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和良好习惯养成的全过程,有效融合言语思维和语文教学,为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针对语文教材的基础性内容进行拓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应用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真正满足新课程要求,实现创造性思维和语文能力同步提升的目标。
例如,在小学语文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言语思维,增添趣味性教学素材,丰富课堂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针对个别字进行鉴赏教学,辅助小学生理解古诗词描绘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拓宽思路。
三、创设语文生活教学情境,有效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运用准确、表达得体是言语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针对小学生课堂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保证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扎实学生基础训练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反应能力。针对小学生在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存在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把小学生带入生活大背景下进行感受和体验,消除学习压力,加强认知,真正围绕“听说读写”四个环节进行展开言语思维性训练,突出言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师需要整合语文教学资源进行优化设计,真正体现出情境创设的优势,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中锻炼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荷花》一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加强言语表达、思维训练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作者描写荷花露出水面所运用的“冒”字进行科学引导,师:对于“冒”字,初看时同学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思考还可以换成哪些字呢?生:我觉得“冒”字运用得特别好,把荷花露出水面的过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让人感受到荷花生长的茂盛和勃勃生机,换成“露”“长”“钻”“顶”“穿”则没有这种效果。
四、丰富语文思维训练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处于思维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机,针对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教师必须加强思维训练,凸显出“思维”“语言”两大要素积极强化思维训练的有效性。针对语文基础性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梳理课堂增添语言和思维训练内容,找到学生理解应用能力和言语思维的切入点进行有效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语文教学更具高效性、应用性,加强对课文的深度理解,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依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师需要进行强化设计,找到思维培养、知识拓展的教学资源,真正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小学课文《乡下人家》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下列句子“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支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为学生呈现了这样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这样的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在让学生通过复述的方式,体会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教学效果。
五、深化基础知识的讲解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文科目的学习亦是如此,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不牢固,那么学生后续的学习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方案,集合言语型教学的特点制定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该重视字词的讲解,字词是语文知识的灵魂,如果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字词,并合理地应用字词,那么学生的语文学习必将受到影响。例如,在教学《夜书所见》时,“知有儿童挑促织”中的“挑”有两个读音,与不同的字组合在一起、在不同的语境中都会有所区别,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该字的具体应用方式,提升学生文字应用的科学性;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正确造句,在汉字词语中,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正确应用词语,比如“挑剔”一词,既可以应用在对食物的选择较为苛刻上,也可以应用在工作内容有更高的要求。通过基础知识的讲解,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对语文后续的教学活动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言语思维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言语思维、语文教学和综合素养培养的内在联系,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科思维能力全面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常春艳.基于核心素养理论的言语思维培养策略[J].语文天地,2020(03):23-24.
[2]韩娟娟.浅谈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提升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1):1.
[3]马文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J].考试周刊,2019(A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