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临汾平阳中学 041000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块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进行不断创新,合理利用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以便提升教学效率、强化学生能力。本文着重分析了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运用路径
引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越发重视学生的体验,因而衍生出了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应用该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分析,并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的感知、分析和鉴赏能力,有助于推动学生学科素养的稳定发展。
一、优化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和品味
(一)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体验
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增强他们的内在体验,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工作时,可以根据需求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以便促使学生对所学文本产生深刻的理解,更加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辅助学生开展配乐朗读活动,以此调动他们的情感,使之在品读过程中把握节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可以设计图片情境,将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直观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照图文进行鉴赏分析,感受语言的精妙,也可以构建视频情境,将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动态的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和品味,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积极的体验,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借助明确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设计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挖掘文本内涵、鉴赏重点语句等,从而使之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辅助强化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如,教师可以先根据阅读文设定具体的学习任务,且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顺序对任务进行排序,以引导他们由浅入深地展开探究,促使其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把握文本主题,同时不断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分析得出更为完善的结论,并积累更多优质的阅读方法,进而不断强化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让学生产生良好的体验。
(三)组织分角色表演活动辅助学生体验和感知
结合所讲阅读文,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分角色表演活动,以此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并使其在演绎过程中体验人物内心、梳理事件情节、感知文章核心,从而顺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演绎全文中的所有情节,也可以对事件进行分解,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分别演绎不同的片段,同时鼓励他们结合个人实际经历,认真揣摩人物的情感,并在排练过程中优化个人的语气、动作,最后再在班级中进行呈现。由此一来,学生们能够将自己代入到文章之中,切身体验到不同人物的心路历程,也可以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据此开展鉴赏、总结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
二、组织拓展活动强化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一)设计群文阅读活动辅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设计群文阅读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以便加深他们的理解、增强他们的鉴赏水平和分析能力,继而从根本上提高其语文阅读素养。如,教师可提前搜集与课内文本相关的文学作品,可以是主题相近的,也可以是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创作的,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加工,结合课内教学目标与任务设计群文阅读教学方案,确保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使其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形成灵活的思维,学会活用知识,有助于在拓展教学中不断完善其阅读思路、丰富其阅读经验,使之亲身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二)开展以读促写活动引导学生抒发个人情感体验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初中教师还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以读促写活动,为学生提供抒发个人情感、记录自身体验的平台,同时不断拓展他们的思维、强化其综合能力。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阅读文之后任选角度写作读后感,以便使其在表达个人观点的同时受到正能量的影响,并主动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要求学生为文章中的主人公写自传,使之在剖析其内心世界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也可以让学生改写文章结尾、续写故事情节等,从而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进一步增强体验式教学活动的效果。
结语
总的来说,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育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他们感知、分析和理解,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发展。为此,相关教师要加强学习和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设计阅读教学方案,以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体验感知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宁.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0(02).
[2]管仁霞.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