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金开任1 叶文媛2
[导读] 项目化学习的推行,拓展了高中地理作业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有着重要作用。针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新教材特点,从地理教材、校园观测、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等角度出发,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探索高中地理作业设计新路径。

1.浙江省温州平阳中学   金开任1     325400
2. 温州平阳县鳌江镇第四中学   叶文媛2   325401

摘要:项目化学习的推行,拓展了高中地理作业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有着重要作用。针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新教材特点,从地理教材、校园观测、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等角度出发,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探索高中地理作业设计新路径。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高中地理;作业设计;应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地理教学要多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灵活使用教材,积极使用多种资源,了解、理解、驾驭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1]31。项目化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2]。项目化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深化地理核心知识的理解,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尝试将项目化学习融入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设计高中地理项目化学习典型案例,探索高中地理作业设计新路径。
        一、基于地理教材,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
        教材是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主要载体,为了更好的拓展教材知识广度和深度,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二次开发与利用。在学习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相关知识后,设计项目化学习地理作业(如案例1),将有利于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深度理解和应用。
        案例1  如何选择采光条件好的房屋
        房子与我们密切相关,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以及健康。而采光的好坏作为住宅非常重要的一个评价标准,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心理及健康。所以对于购房者来说采光的好坏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影响楼房采光的因素很多,有朝向、楼间距、前后建筑的高度等等。到底购房者在看房子的时候该怎么判断一套房子采光情况的好坏呢?

       
        问题1:收集身边已购房者对房屋采光条件的意见。
        问题2:查阅你所在城市的经纬度,说一说你所居住楼房的采光条件。
        问题3:利用流程图或简笔画,总结归纳选择采光条件好的房屋的一般方法。
        问题4:请你实地走访当地一个新楼盘,通过观察和测量找到采光最好的那间房屋。
        二、基于校园观测,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围绕校园布置地理作业和开展地理活动,既方便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也为学生深入反复实践提供机会[3]。在学习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的“常见天气系统”后,为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待自然地理现象,教师可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如案例2。
        案例2 观云识天气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昼雾阴,夜雾晴;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这些耳熟能详的谚语,是古人用经验探寻出来的天气的小秘密,告诉我们不同的云层形态,不同的天气状况。各地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云层形态也千姿百态,而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是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

       
        问题1:记录学校最近的云层形态,并说明云层的形成原理。
        问题2:收看天气预报,了解云层形态受到哪些天气系统的影响。
        问题3:收集天气相关的谚语,并用天气系统的知识解释该天气现象的成因。
        问题4:请你说说不同云层对天气状况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问题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份《观云识天气》科普资料。
        三、基于社会热点,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教学要立足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展现地理学科在解决相关的科学和社会问题时的思想、方法、过程和效果[1]51。通过设计社会调查项目化作业,可促进学生地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活动现象,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提升,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提升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后,可以设计项目化作业,如案例3。
        案例3  城市充电桩的布局与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讯: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1年2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1年2月比1月公共充电桩增加2.6万台,2月同比增长57.6%。

       
        问题1:利用百度地图等方式了解你所在城市的充电桩的分布情况,归纳其分布规律。
        问题2:利用网络,了解你所在城市主要充电站不同时间段的充电情况并分析原因。
        问题3:结合所收集的资料,提出城市充电桩布局优化方案。
        问题4:若你家里需要买新车,你会推荐买汽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并说明理由。
        四、基于科技前沿,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1]1,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高中学生求知欲强,对宇宙未知事物充满好奇,设计创新性、探究性项目化学习作业,可以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的“宇宙中的地球”后,可以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如案例4。
        案例4 望月兴“探”
        中国“嫦娥”系列探月工程,将“玉兔号”月球车二度带上“广寒宫”。玉兔号和玉兔二号月球车主要依靠收集太阳辐射能,驱动各部件运行以开展探月工作。嫦娥二号在飞行中拍下了小行星图塔底蒂斯的珍贵影像资料;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号于2014年2月10日唤醒失败,2月12日全面苏醒后,无法继续移动前进。嫦娥四号搭乘玉兔二号,并携带种子萌芽实验装置的科学载荷,同时成为人类探索宇宙低频段电磁信号的重要媒介。月球有哪些属性特征呢?所处的宇宙环境如何呢?“探月”工程面临哪些困难,又会有哪些收获呢?

       
        问题1:以表格形式,罗列玉兔号和玉兔二号休眠、唤醒的时间规律;并分析其时间规律不同的原因。
        问题2:查阅资料,说出玉兔号月球车唤醒失败,且出现移动故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问题3:进一步完善你对月球的认知,举例并说明月球的属性特征。
        问题4:查证玉兔二号与地球保持通讯的方式,并谈谈你对此项创举的看法。
        问题5:相较于在地球上观测,在月球上观测宇宙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问题6:需要创设哪些有利条件,以保证月球上植物生长实验成功呢?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地理作业设计,是发挥地理学科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实践表明,项目化学习作业设计的推进,有利于丰富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转变教学方式和育人方法,有利于教师找准角色定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0
[3]金开任,叶文媛.指向地理实践力的教材“活动”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03):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