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姚晓霞
[导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可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星光小学        姚晓霞  523516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可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这一阶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方法
        对于刚刚踏进小学门槛的低年级孩子来说,识字不仅仅是一项新的学习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但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非常单调乏味的过程。如何高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因此我认为,要遵循听得懂、读得准、识得真、记得牢这一规律,积极创设各种识字环境,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牢记生字。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环境,在玩乐中识字
        一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要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
        1.变字小魔术游戏。例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读一读,比一比”,在对比学习“人、天”“口、田”“日、目”后,可以组织学生做“变字小魔术”的游戏。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笔或者两笔变成新字。如“了”可以变成“子”;“大”可以变成“太、天”;“二”可以变出“土、三、工、干、天、开、无、元”等,“日”可以变出“目、田、白、电、旧、旦、甲、由、申、自、百”等,“木”可以变出“禾、本、术、未、米”等。课堂上,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小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乐中巩固,这样识字真有趣。


        2.“找好朋友”游戏。这种游戏一般用在分析合体字结构的字形上。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1《春夏秋冬》的“霜”字时,我根据合体字结构的规律,先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雨)和单个字(相)两个部分的卡片,然后发给学生,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边跑向讲台,边说:“我是‘雨字头’,谁来和我做好朋友?”另一个同学就马上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相',相信的相,我来跟你做好朋友。”两个学生举着卡片站在一起,组成“霜”。接着理解“霜”的字义,再让学生给“霜”组词。这一课同样适合做这个游戏的字还有“吹、落、飘、池”等。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兴趣盎然,记忆起来就会深刻。
        二、创设诗情画意的联想情境,在想象中识字
        众所周知,汉字是我们联想的产物,学习汉字可以让人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在识字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创设联想的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识字。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可以通过直观的手段、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学习“寒”字时,我边讲故事边出示“寒”的汉字演变过程:“寒”是指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丫站在两块冰上,他感觉太冷了,就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但是仍不够温暖,说明天气很冷,所以“寒”就是冷的意思。

 
       三、创设幽默风趣的字谜情境,在编写中识字
        1.编字谜。记忆字形是儿童识字的关键和难点。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记易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就会经常在课堂上动脑筋编字谜交流,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通过编字谜识记生字,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字形的结构、笔顺、笔画等特点。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观察、分析,并通过联想使学生回忆起熟字、熟部件或者某个具体的事物、情景,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如一年级上册第二课《小小的船》中,可以根据字形特点,把“看”“闪”这两个字编成字谜:用手遮眼睛——“看”;一人在门里——“闪”。教学时,让学生比赛看看谁猜得又准又快,在有趣的猜字谜游戏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不知不觉就识记了生字。有些字谜不仅能帮助学生记住汉字的字形,还有利于学生理解汉字的字义。
        2.编儿歌。儿歌的韵律幽默风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组合特点编一些孩子易记易背的儿歌,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因此在教学具有相同声旁字时,根据字形不同可以编出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识记。如一年级下册识字3《小青蛙》,在认识“清、晴、睛、情、请”时,我编了这样的儿歌“有水河水清;有日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好感情;有言去邀请。”同时引申出“有虫是(蜻)蜓;有米好(精)神。”这样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学生思维活跃。
        又如学蔗时可以用顺口溜:“甘蔗甜不甜,舌头来分辨。”学生把儿歌顺口溜记住了,字也就认识了,正所谓要形有形,要义有义。
        总之,小小的汉字,奥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如果能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且适用有效的识字教学情境,教会他们识字方法,识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就会乐于学习,从而在兴趣盎然的识字过程中开发智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下册.
[3]《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一年级下册.
[4]《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战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