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霞超
扬州园林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摘要:质量安全管理现已成为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有些施工项目中仍然存在监督管理缺失的问题,导致质量安全事故频发,施工现场秩序混乱,各个环节衔接不畅,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极易失去控制,酿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本文将探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常见问题和优化对策,希望能够扭转管理不力局面,强化管理实效,有力防控质量安全问题,促进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高效开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
引言: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人们对房屋建筑的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不但可以减少事故发生,节约施工成本投入,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赢得大众信赖,获得广阔发展空间。由于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易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对那些造成质量安全问题的因素严加控制,及时处理质量病害,营造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从而为建筑企业和施工人员利益提供切实保障。
一、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常见问题
1、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缺乏健全完善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体系是导致房屋建筑施工中质量安全事故屡屡爆发的关键原因所在,施工管理人员对自身岗位职责不够明确,即使出现了违规操作也没有得到严惩,再加上缺少有效的奖惩和激励措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得有相当一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消极,自我优化意识匮乏,甚至主动违反了施工管理制度,给房屋建筑的建设施工遗留了诸多隐患。
2、施工材料的选用不合理
材料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有着不可替代性,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格外慎重,否则会加大质量安全风险,破坏施工的连续性。可是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通常是运用了直观检测的方法,没有运用先进技术对材料分批次抽检,无法准确掌握材料性能指标,劣质材料极易流入施工现场,威胁到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在材料保管上也不够细致,防水防潮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引起了材料的受潮变质,造成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下降。
3、机械设备的养护管理不到位
机械化施工成为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常态,明显提高了施工效率,推进了自动化施工进程,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风险。如果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不能规范操作机械设备,或者定期实施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极有可能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出现设备故障问题,致使自己和他人受伤,机械设备的使用功能发挥受阻,使用寿命急剧缩短,会使施工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害。
二、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1、对材料设备进行科学管理
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有效举措就是加强材料设备的管理,这是现场管理的重点环节,要予以高度重视。
首先,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后要立即开展检查工作,对照设计图纸和采购清单,分类型、分批次的实施材料检测,将不符合质量需求的材料拒之在外,与供应商协商退换事宜,合格材料允许进场,分门别类摆放在指定位置;每种材料有着特殊的储存要求,既要安排专人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又要采取防水防潮措施,防止材料变质;材料出入库时进行详细记录,剩余材料及时运回仓库,降低材料损耗率。
其次,设备管理同样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设备进场时仔细检查其安全性能,确保机械设备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进场后的设备及时安排投入使用,当前工序用不到的设备立即断电,降低设备能耗;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排除设备故障问题,保证设备运转正常,发挥其功能优势,真正给房屋建筑施工带来便利。
2、加大安全设备投入力度
房屋建筑施工中破旧、落后的安全设施仍被广为运用,无法发挥出安全防御作用,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会大打折扣,主要源于施工单位抱着节约成本的思想,不愿意投入过多资金于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这种错误观念需要立即扭转。要想切实维护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施工单位应投入足够资金购置先进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现场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消除施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为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予有力保障。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更新安全防护技术,实施全方位、立体化保护,对于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有着积极影响。
3、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借助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来规范施工管理人员行为,强化其自我约束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会大大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保证施工人员操作的准确性及房屋建筑施工的连续性。制度体系中要详细说明各岗位人员肩负的职责,违反施工管理制度是坚决不可取的,将安全培训和考核工作予以常态化、长效化开展,让施工管理人员知道哪些行为值得提倡,严格落实岗位责任的人员会得到嘉奖,反之则会受到严厉处罚。这样施工管理人员就会积极投入施工管理活动中,主动配合质量安全问题的整改工作,自觉践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还会为优化管理模式提出可行性意见,促使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焕发出全新气象。
4、运用信息化管理方式
信息时代背景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对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的全方位、动态化监控,任何质量安全问题都将无所遁形,是现场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管理人员无需亲临施工现场,可在监控室远程监督施工人员的操作,第一时间将发现的问题通知给施工班组,让当事人予以解决,防止质量安全问题的扩大和蔓延。可以说,信息管理模式的应用减轻了管理人员的负担,使得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更具针对性,易于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节点会得到严格管控,还能协调好各工种的施工,维护和谐施工秩序,监督机械设备和安全设施运行状态,成功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部署。
5、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肩负着重大使命,能否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取决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势在必行。一方面,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强化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确保他们可以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管理活动,严控质量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考核,管理人员要定期总结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缺失,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对于那些没有履行岗位责任的管理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警示其他人员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塑造管理队伍良好精神风貌,促进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稳步落实。
结语:
新形势下,增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的实效性,运用全过程、全员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会对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效应,应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设备投入力度,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做好材料设备管理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以此来防控质量安全事故滋生,确保房屋建筑建设质量达标,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易渤.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7(13)
[2]张珺.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17)
[3]王舒.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初探[J].建材与装饰.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