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毛美娟
[导读] 高中是学生接受基础理论和地理概念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从感性学习阶段到理性认识的关键环节,通过理性学习和科学探索,实现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思维方面的有效培养,进而确保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浙江省温州苍南中学  毛美娟    325800

摘要:高中是学生接受基础理论和地理概念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从感性学习阶段到理性认识的关键环节,通过理性学习和科学探索,实现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思维方面的有效培养,进而确保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高中地理新课标基本理念中,重点强调了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性,并要求教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地理方面的学习需求,还要能够兼具社会、学科和学生之间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本文主要研究在高中地理新课标基本理念下,如何通过教学策略方面的优化完善,提升高中地理概念教学开展效果,使学生最终得到地理学科方面的全面教育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高中;地理;概念教学;分析
        引言
        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主要针对地理概念,有针对性的实施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更有效的保障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并能够从中探寻到涵盖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实现运用地理学科的语言描述和阐释相关事物,在新课标理念要求下,对学生认知发展、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教师提高重视程度。但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存在非常多需要突破的限制障碍,需要在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上加强研究力度,进而更有效的保障提升实际教学效果,使地理概念教学的意义得到有效体现。
        一、图示法教学
        在以地理教材为基础进行教学课件的科学设计过程中,图示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结合图示可以更有效的揭示地理概念的本质属性。图示法最基本的表现是通过曲线和图形表示数据之前的关系,在此影响下逐渐发展出表现概念之间的关系,反应出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存在的规律,图形、图表和图像都成为重要的表现形式。通常在图示法的有效运用下,可以更有利于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使学生对具体概念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进行更加趣味性的设计,缓解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感受。在地理概念教学中,可通过利用简单的符号和线条,再选取精炼的文字,构成图文式样的教学指导内容,通过PPT课件辅助讲解,例如,在《大气环境》部分的教学中,即可通过图文形式,构建大气运动关系图,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方便其系统性的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深入学习,在这种形式下也可方便记忆回想;在《地球的运动》这部分教学中,为更有效的让学生掌握时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可通过图示进行概念性教学和计算示范教学,并让学生学会自主的绘图计算。



        二、比较法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比较法是很多学科概念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两个或以上概念的合理选择和比较,让学生更容易在概念特性深化了解下,达到分清概念的目的,同时也可确定事物的异同,在高中地理课堂概念教学中,特别是适合指导学生对教材中容易混淆以及搞不清概念的知识点进行高效学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比法或类比法都是常用的比较法,其中类比法要更适合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教学,对比法要偏向于进行相反概念的比较,可形成鲜明的对照,还要互为衬托。例如,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就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表格总结的类比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的区分学习和理解掌握,并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概念的内涵;相反的概念彼此之间属于矛盾关系,通常在对比教学下要更容易理解,比如寒流和暖流,在具体教学中可结合地图,通过不同颜色的箭头指导学生进行相应概念的对比学习,以更有效的掌握洋流的性质,并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三、引趣法教学
        引趣法为中小学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常用方法,通过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方便学生进行更形象的学习,从中产生继续学习探索的求知欲。其中故事法、实验法、猜测法和竞赛法都是比较常见的开展形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则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提问设疑、直观语言、模型演示、地理故事中单独的教学设计策略或综合教学设计策略,进行教学活动的科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的掌握不同概念。例如,在《水循环》这一课的教学中,可通过几个小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存在状态概念,并通过空间位置上几种不同水体的介绍,提问学生水体是孤立存在的吗?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开展;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动画模型演示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水循环的具体过程以及包含的环节,然后通过其中的具体概念讲解,帮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整个过程和具体环节的地理意义,最终要让学生树立物质运动的观念,还要能够从中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在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中,常会遇到各种抽象难懂的概念,为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理解效果,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实践教学中,除了丰富具体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做到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连接,并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讨论,能够逐步实现对所学概念的归纳概括和科学分类,进而方便进行更加深入的概念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则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加工设计,以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到其中的精华内容,并学会去伪存真,进而更有效的理解概念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秦文.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张陈凤.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6):66.
[3]谭玖章.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J]. 中华辞赋,2019(05):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