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体验 在体验中探究——浅谈小学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设计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陈玲玲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们对学生科学教育正不断加强重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快速成长的时期,这个阶段学生的探究欲望是较为强烈的,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对教学计划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

贵州遵义市汇川区第一小学 陈玲玲     563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们对学生科学教育正不断加强重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快速成长的时期,这个阶段学生的探究欲望是较为强烈的,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对教学计划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对此,教师要明确现阶段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充分结合现实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水平,以此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针对小学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设计进行分析和探究,供广大科学教师进行参考。
关键词:探究活动;科学教学;小学科学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应当要充分运用探究式教学,并且要多设计探究活动,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科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带来许多趣味,学生的好奇心也会被激发出来,更重要的是,能够切实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对此,教师在探究活动设计中,需要有多方面的考虑,不仅仅是探究活动的内容,而且也要适当的给予学生探究线索,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一、探究教学方案设计的原则
        教师在探究方案的设计中,应当考虑探究内容是否能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契合,而且学生能否被其所吸引,教师需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只有学生拥有足够的兴趣,学习的动力和效率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这一要素决定着学生能否摆脱被动学习,转而变成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也需要运用系统和完善的教学理念去设计,并且要融入开放性原则,这样学生在实践探究时,可以操作得更为灵活,而不是刻板的进行探究,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另外,教师也要重视关系论教学,这倒不是为了让学生能在某一方面有针对性的成长,而是关系论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有着较大影响。不过,关系论的引入会给学生带来多个学习方向,学生要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教师要多引导学生,从而促使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不断取得进步。笔者挑选了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具有针对性的因素,以此设计了以下教学原则:
        (1)、探究性原则,(2)、开放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4)、自主性原则,(5)、合作性原则,(6)、可操作性原则。



        二、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
        1探究活动的结构化设计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型活动,并且在其中也会对学生提出较多的要求,这一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为了能有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师也会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倘若一下子全将实验用具分发给学生,那么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混乱,导致实验工具使用出错,或者是出现其他的差错,对此,教师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可以在多种探究活动同时开展时,要求学生有确定的探究顺序,然后教师再隔段时间分发实验工具,从而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具条理性。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灯泡发光的实验中,教师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运用了结构化的设计,在上课时,先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了该实验所要用到的实验工具有哪些,并且给学生讲述各个实验用具的功能是什么,然后学生自己去探究各个工具该如何进行连接,最终才能是小灯泡发光,这样结构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确实验都需要用到哪些工具,不过没有告诉学生具体该如何操作,为学生保留了自主探究的部分,促进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2.探究活动的人本化设计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的时,需要结合教材的内容来进行设定,这样可以使得教学目标的设定更为准确,不会对学生的教学出现偏差,同时,教师也需要适当融入人本化设计,以此使得教学方案更为合理,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更高。
        例如,教师在教学空气成分的探究时,就可以使用人本化的活动设计。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空气中的成分,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空气当中可能存在哪些成分,并且结合人、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需求,判断出空气中肯定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然后在通过其他措施来分析其他成分。另外,在探究实践中,教师要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实践中解放自己的思维。
        3探究活动的简洁化设计
        科学这门学科中充满了许多趣味,小学生们普遍也喜欢上科学课,一是因为没有过多的学业压力,二是因为科学知识非常的有趣。教师在对科学探究活动进行设计时,也不用考虑过多深层次的内涵,小学生的理解程度还不是很高,对此,教师在设计科学实践时,要秉持这简化设计的观念,这样能让科学实验更加简洁,小学生也能更好的适应。
        总而言之,在科学课上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多在设计实验上下功夫,从而为学生打造出更适合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于海英,关洪海.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的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研究:基于黑龙江省13个地区农村学校的实证分析[J].科普研究,2019,14(2):41-47,60,106-107.
[2]郭婷婷,李玉玲.关于加强“馆校合作”开展小学科学校外生命教育活动的几点建议:以呼和浩特市敕勒林海昆虫馆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9(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