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探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阿衣孜木古丽·吐尔地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了。
        阿衣孜木古丽·吐尔地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康其乡阿热勒村小学   8423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了。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学习过程之中,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投入学习,才会激情澎湃地参与学习。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等,激发他们的内在需求,从而兴高采烈地走进数学世界之中,主动地探索、获取数学知识,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充满活力,更充满着智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发挥学生积极性 探析
引言
        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在限定的课堂时间之内,可以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学习效率,在短时间内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理解,并且愿意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沟通,创建完善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思维探究兴趣。因此,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应使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学习积极性。
一、发挥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性
        (一)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及控制能力
        发挥学生积极性能够帮助学生挖掘数学学习乐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从而自发的学习数学,提升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学生积极性的发挥还能够弥补学生经验少等不足,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控制好自己的学习方向,强化控制能力。
        (二)促使老师基于实际创新教学模式
        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很多老师会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引进游戏、情景、问题和小组合作等等教学模式,以完善和创新传统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数学学习质量同时得到提升,还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等。
二、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对于小学数学知识还不能充分地吸收和理解,缺乏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小学数学学科中的知识存在许多困惑。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形成了一套固化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对教学来说有利也有弊,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不能充分吸收新时代的元素。因此,要想促进数学课堂的进步,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自身出发不断创新教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数学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入新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更新学习方法,采用新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在课堂上充分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策略
        (一)创设课前导入环节
        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可以促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现代的数学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趣味性的课堂导入环节,促使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数学活动中。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创设有关的教学动画或是通过教学音乐为学生进行形象化的课前导入,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用学生理解的知识进行教学总结,使其变得简单易懂。或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设备把生活中的教学案例与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联系,便于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理解。
        (二)注重学生思维锻炼,激发主动思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启发他们的思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也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对于不同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进行实践,让学生拥有活跃的思维,在此就引出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运用翻转课堂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对于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进行大量的实践以及合作讨论。也可以在日常习题完成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多个解题思路的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开拓学生的思维,逐渐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除了注重对学生思维的锻炼以及拓展之外,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正向的评价以及引导,给予足够的鼓励,让学生收获学习的成就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数学教学理念,使用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达到新型的数学教学目标,不再将理论数学知识点作为唯一的教学重点。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作为现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小学生《长度单位》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格尺为学生简单讲述长度的单位有哪些,刻度尺中的一刻度代表多少,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刻度尺量一量申报的课桌与书本等,有效激发学生数学探究的兴趣。其次,学生在教师讲解刻度尺的知识内容时,会受到兴趣的感染,继而对长度单位的学习产生探究欲望,达到提升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目的。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测量身高,促使学生亲身体验米的单位意义,还可让学生对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测量,为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有哪位同学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单位有哪些?”,有效激励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欲望,且愿意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继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四)引领操作实践,激活学习积极性
        动手实践是新时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法宝,也是他们发展数学思考力和数学素养的重要力量之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创设贴近数学内容的动手操作体验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对数学学习充满渴望与期待,充满兴趣。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实践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多分析、多思考、多交流,以实现智慧的交互、思想的碰撞,最终缔造出一节节充满生机、充盈着智慧的数学课堂。例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一课时,就可以运用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不同图形的拼接,理解不同图形之间面积的关系。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深刻理解了知识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参与程度,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学生自然能够在课堂上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更加积极。
        (五)结合生活开展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日常生活中和数学知识相关联的素材十分丰富,这为小学数学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有利于转变小学生以往对数学知识刻板形象的认知。教师要以生活素材作为根基,结合生活情景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保证所选择的生活情景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还需要保证知识点在生活情景中的有效融入,通过丰富学生情景体验的方式,加强数学学科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缩短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结束语
        由于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不仅与其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关,还与教师的数学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程度等方面有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有效调整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刘素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4):164-165.
[2]全永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探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三)[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
[3]许可秀.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0(13):183.
[4]贺莉蓉.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2):133-134.
[5]杜林林.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