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城北镇延胜中心学校 638500
摘要:随着教育变革方式的不断创新,“生本教育”的理念逐渐的深入课堂。语文学科的学习在各个阶段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小学阶段,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抄、认、读、写”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表述能力,为长久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开展教学合作探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老师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避免一些形式化的探究学习,以学科特色和学情为主要核心,避免无边际的拓展,确保课堂教学合作探究模式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探究;策略方法
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探究活动,学生根据不同意见展开讨论,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增加知识储备量。以前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合作探究的重要性,老师在课堂上跟“积极的学生”互动比较高,老师没有花过多的心力去关注一些“后进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老师更注重考试结果,完成教学任务。只有摒弃闭塞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合作共赢,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本文针对当前教学现状,提出一些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探究模式的方法建议。
1、科学分组,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平台
语文老师需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注重“友爱协作”理念的培养。老师课下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学习进度,耐心教导,与学生们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在创建合作教学的课前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所有同学全部分组。在分小组的过程中,老师通常会忽视后进生和中等生,跟优等生的互动比较多,这样容易造成班级成绩“两极化”,成绩好的会更加优秀,后进生则更加跟不上学习进度,丧失对学习的热情。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老师需要着力促进小组内互相学习,确保小组之间实力差不多来划分,尽量让每个小组间的学习成绩保持平衡,让小组之间能够进行公平、有效的竞争,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还有部分学生成绩优异,但性格内敛,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可安排其与活泼外向的学生一组,在组内互相学习,成员之间探讨问题得出结论后,上台展示和解答疑惑就交给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同时补自己的“短板”。在小组展示结束后,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总结讨论,并让小组之间互相提问题,优等生可带动后进生一起思考,不善表达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学会如何跟其他学生沟通协作,在班级内部也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树立良好团结的班风,最终实现每位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2、角色扮演,提升换位思考的能力
在现代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化技术的范围越来越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多媒体技术“工具化”,大大缩短了板书的时间,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小学生处在学习语文的初期阶段,理解语文课本中一些生僻字词、语句都会有难度,引入多媒体技术之后,可以帮助学生高效的熟悉课文大意。创造让学生之间合作扮演的机会,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学习的乐趣,不仅增添了课堂教学的乐趣性,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本上的内容。
例如,老师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屏播放一些关于蒲公英和苍耳的视频和小电影,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播放关于“蒲公英”的歌曲,调动学生对植物成长过程的浓厚兴趣。老师创设拟人化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和趣味性,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有利于学生在书本内容之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后总结环节,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植物角色扮演的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各自扮演,每个小组成员可选择喜欢的角色,学生们互相配合开展角色表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也有利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3、组织合作项目,发展竞争合作理念
老师需要不断开拓新思维教学,组织学生合作共赢的项目,组织一些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如课后讨论环节和课后布置的作业,老师要设置奖惩分明的制度,让学生之间互相竞争,学生之间产生良性的竞争,让学生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吸引学生更加踊跃的参与进合作项目中来。让老师和学生互换角色,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实践到课堂中去,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找到存在感,在得到表扬之后找到学习的动力。这种小组合作共赢的项目可以引导学生看到自身的短板和缺点,从优秀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汲取优点,创造了一个可以互相学习的平台。开拓思维,放飞想象对于语文来说十分重要,鼓励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有利于保证搞笑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九寨沟》一文中,老师课前分析每一段的主旨和表达手法,根据不同的内容分配各个小组,布置一些任务,如: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并分享给同桌,并进行词句赏析;总结一些难点和疑问,并与其他学生共同交流意见;分析优美句子的成分,并进行仿写。课后总结让学生展开想象力,幻想九寨沟的美好景象,老师设置一些奖励,让学生更有激情参与到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点压力,有利于将课堂气氛推到高潮。当一个学生发表观点时,其他学生做补充,让全班学生在一个问题点上不断进行思考,有助于开拓思维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更加深层次理解这篇课文。
结语:综上所述,“合作学习,互惠互利”属于当前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有效开展教学合作探究模式,对小学语文老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要求都比较高,不仅要丰富备课内容,课后系统化的知识概括总结,还需要老师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化进行划分,如:学习成绩、性格,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扩大语文学习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待人处事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以达到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江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J].江苏教育研究,2011(02):42-44.
[2]张海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合作的策略[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63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