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曼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襄阳 441050
摘 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板块,其培养的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一线人才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实现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之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标准也在发生着改变,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使得各行业领域的精神面貌都迎来了一次更新,其中在教育领域这种改变尤为明显。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结合不仅使得人才培养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然而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此笔者将以高职院校师范生为例,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论述针对师范生教学能力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师范生 信息化教学能力 策略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空间也变得更加开阔,其中高职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就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既是高等教育和社会生产紧密结合的体现,也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下所出现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理念的提出,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信息化教学上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客观深入地调查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考察其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程度,并根据当前在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指导,是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高职教育体系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师范生教学能力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在教学能力信息化的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关键,在相关的教学设施上做好信息化体系的构建,才能进一步实现学生教育能力的信息化。然而在针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基础建设的调查中却发现,当前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硬件设施上的建设不足,很多高职院校在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使用上仍然沿用传统教学体系时的设备,再加上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导致即使有些院校建成了基础的信息化设施,却由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导致相关设备和设施落后于时代。并且高职院校作为大学校园,在校园管理上较为宽松,由于在生源质量上的差别导致有些学生养成了较差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对设备的操作不当致使设备出现故障,再加上学校对设备疏于维护和管理的情况,导致高职院校在信息化设施的建设中,损毁率也比较严重。而在基础设施上的落后最终就会导致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难以起到较好的效果,教师也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2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
信息资源作为当前时代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极大地加快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上的传播速度,在高职院校中,信息资源的传播有效实现了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使得信息资源的利用得以最大化。
同时,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办学经济利益上都具有较为封闭的特点,而要想构建高职院校之间高效的资源共享以及对教师个人利益的分配模式,就必须加强在配套政策的制定。政策或协调机制作为推动高职院校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针对性政策的出台必不可少,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普遍在政策的制定方面和协作机制的构建上较为缺乏。并且对于教师在教学质量上的评估也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和合理的激励机制,教学工作不能得到及时的评价和激励,就难以推动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在信息化中的不断发展。
二·未来高职院校师范生教学能力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2.1树立教学能力信息化理念
学校和教师秉持着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是构建教学体系的关键,要实现师范生教学能力信息化的建设,就首先要加强在校方和教师队伍里教育信息化理念的建设。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具有操作技能的实践型人才的专业基地,其在人才培养上的标准也反映着社会乃至时代的发展程度,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对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在信息技术上的应用和创新。而在教学工作中,也只有在观念上首先树立对信息化的重视,才能在未来的教学建设中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工作的重点方向。并且在高职教育的建设中进步飞快,高职院校数量增长也十分迅速,院校数量的众多在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其巨大的需求量,因此对于教育软件在高职院校方面的适用性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2加强对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
前文提到,在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要,未来高职院校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要提高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例如校园网作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信息化的建设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加快宽带网络的校园建设,实现内各地区和各学校在宽带网络上的全覆盖,同时在宽带网络的校园建设中,以尚未接通宽带网络的院校作为工作重点,加快推动光纤入校的速度,提升各类院校的带宽,实现校园网在内所有高职院校中的全面覆盖。其次还要加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教育形式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统筹为一个统一的云平台,其中包括了课堂教学和教师进修以及教学管理和图书借阅等内容,通过加快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师范生教学能力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师范类专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实现教学能力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立足于院校自身,通过对高职院校在办学特色上的把握来构建有针对性的建设方案,盲目的学习其他高校在教育信息化上的建设策略,只会给高职院校带来水土不服的现象,甚至产生更多新问题,影响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发现当前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从而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实现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青海,杜春雷.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现状与思考[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5,(25).
[2] 尹静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研究[J].西南大学,2017-04-11.
作者简介:杨海曼(1982.08-),女,汉族,湖北襄阳人,硕士,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