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思维导图在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李宝凤
[导读] 新目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宝凤
        黑龙江省宁安市第二中学,黑龙江省宁安市,邮编:157400
        摘要:新目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导图的应用为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途径,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关键信息的筛选与获取,形成更加完整、健全的英语知识框架。本篇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当前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探索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引言:新目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引入,对于解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激发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思维导图完成英语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在解答阅读理解习题时,能够更加快速、高效的完成阅读任务,增强学生与英语文章的熟悉度,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方法的长期影响,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英语教学活动仍然以文本的直接处理作为主要方法,通过逐字逐句逐段的翻译,利用中文文章的阅读思路进行信息的筛选与问题的处理,长此以往下的英语课堂将变成单一的翻译课堂,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分数短期内也许有所提升,但是随着英语学习的逐渐深入,在缺少想匹配的阅读逻辑和阅读习惯的情况下,一些问题的解答无从下手,在这种传统英语教学方式长期占据我国英语教学主流地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与英语技能的培养与提升速度极其缓慢,学生对于英语这一门语言的特色、特点毫无感觉。而在新目标初中英语教学下的英语教材不断改革、英语阅读文章篇幅不断增长、英语词汇量和词汇难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教师进行翻译教学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那么其他方面的教学如文章的整体结构、文化背景、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教学时间就被压缩,学生对于单独英语语句的掌握与理解越深刻,不同语句之间的联系越艰难,整个文章脉络支离破碎,学生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的难度大幅度提高,学生也迟迟无法掌握英语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持续增加,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任务量也不断的增加,但从长期教学效果来看,教师与学生的辛苦付出很大一部分是无用功,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考试中解答阅读理解问题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长此以往,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上无法得到积极的反馈,学生的付出不能带来相应的获得感与成就感,学生会逐渐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为了解决由枯燥、刻板的英语课堂教学带来的问题,提高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一些学校和英语教师开始尝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把思维导图转换为帮助学生处理英语阅读的重要工具,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学生能够快速的整理出文章的脉络与结构[1]。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这里我们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的Unit5 Section B Reading Beauty in Common Things为例来介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的。

这一篇英语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孔明灯、剪纸、泥塑等艺术品,通过深入解析这些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制作原料和象征意义来通过这些学生更加了解、熟悉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英语课堂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本节课的传统文化内涵,在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构建与文章内容结构相符合的思维导图,即先进行总体概括,然后再进行细节描述,形成具有层次感、系统化的思维逻辑。在英语文章阅读技能的考察与练习方面,这篇文章重点突出了学生整理、归纳、处理英语阅读文章主要信息与元素,并将其转化为更加清晰简洁的语言构建成思维导图的能力,具体的教学步骤可以分为这几步:第一步由教师提出问题作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讨论,并在设置的课前问题中引出本节课的sky lanterns、paper cuttings、clays等重点单词,然后让学生通过课本大小标题和插图构建关于本篇文章的总体认知,形成学生自我的猜测与框架,接着让学生按照速读、精读、查漏补缺的程序进行课文的阅读,从而进行猜测的验证与框架的填充,最后让学生利用从课文中获取的内容构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构建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深刻的解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本篇文章的主要介绍内容,更容易针对所要解答的问题从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图示完成整体文章情感与思想的汇总与提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章写作能力。
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

        教师作为初中英语文章阅读教学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可以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上的思维导图框架,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文章的阅读、重难点词汇的查阅、段落中心词与中心句的梳理,找到正确的关键信息进行思维导图的填充,使学生自主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印象,把握文章的结构与中心,具体形式如下图所示:

        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进行思维导图内容的填充时,教师可以选择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为不同的小组分配不同的段落,完成不同部分的思维导图的内容填充。以本篇文章为例,第一二小组负责文章的一二段阅读,完成思维导图中剪纸部分的内容,第三四小组则负责第三段落的阅读与分析,进行陶土部分内容思维导图的填充。
        实际上,思维导图的应用同样也是合作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分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能够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互补关系,学生自主进行文章内容的梳理与分析,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人。思维导图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传统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下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不断的进行阅读心得和意见的交流,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
        结语:思维导图的应用是新目标人教版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发展与完善的必经之路,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漏洞进行处理与弥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英语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在英语课堂中体现出英语这一语言的特点,保留这一语言的真实性,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掌握相应的语言逻辑和语言思维。
        参考文献:
        [1]任中伟.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05.
        [2]吴珊.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英语广场,2017(08):136-137.
        [3]杨姗姗.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5(22):19-20.
【作者简介】李宝凤,女,汉族,1973年03月出生,籍贯:黑龙江省宁安市。大学本科, 中学一级教师资格,从事初中英语教学教育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