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时
温州市第八中学
摘要:多年来国家对教育不断进行着完善和创新,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的方法也在不断的进行摸索以及不断创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上体育课并没有浓厚的兴趣,因为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孩子之间的个性,也没有和体育知识的现状进行结合,同时也没有进行分层次教学来进行孩子们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本篇文章通过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目的是为了提升体育课堂的授课效率,学生们参与体育课的热情,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初中体育;应用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对孩子的身体素质也在不断的加强重视,近些年,国家连续下发相关文件,要求提高体育中考的分值,高中体育纳入高考成绩呼声也随之而出,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育能够提升孩子学习体育的热情,并且能否从根本上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让孩子真正的强身健体,需要体育老师对于授课时的内容进行精确分析,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运动能力,注重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不同,教育方法也要针对性教学,使用分层次教学方法,能够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让孩子更加乐于学习体育,让体育教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和思维的局限和落后
现阶段的体育教育中,部分老师仍拿着一张旧船票,不善于学习,教育的方法比较传统,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并没有结合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没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没有符合变化型的学生成长规律,所以体育课堂具有着滞后性和落后性的特点无法让孩子提升学习体育的热情,也没有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大大限制了初中孩子学习体育的参与度,所以体育老师要从思想上对于体育进行思维以及逻辑的转变,进行改革以及创新,同时要通过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观察设计出符合他们的学习方案,针对性教学提升学习质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一化和教学方法模式化
目前,受体育中考考试影响,初中阶段的很多体育老师教学的内容中考项目化,课堂上训练方法还存在这单一化以及模式化的特点,没有从初中的个性特点以及生活现状入手,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内容特点要求出发,而且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都是不同的,孩子们进行学习时的程度以及体育能力也有所不同。体育教师采用大众化普遍化的方法进行教学会导致部分学生厌学以及逃避学习的状态发生。如,每节课仍是三步曲,开始慢跑与热身,排球练习,耐久跑,一个月主题不变化。这对于体育授课十分不利,也会让孩子的学习毫无激情。部分体育老师的教学理念落后,学习力度不强,没有把创新应用到教育之中,忽视孩子体育知识的培养,也就无法提升孩子学习的效率与运动激情。
(3)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国家对于体育课不断加大重视,学好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身体素质也不可忽视,好的身体才是学习的根本,健康的身体能够让孩子更加快乐有朝气。进行体育授课时,体育老师忽视和孩子进行沟通,也就无法掌握孩子的身体和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无法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对于老师从个性入手设计教学方案十分不利,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导致体育老师无法实施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来促进初中体育教学课程活动的更好开展。同时老师们忽视了孩子是进行教育的主体,孩子的学习力以及运动能力力没有被重视。初中学生属于青春期阶段,良好情感的沟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对学生多些鼓励、表扬,尤其是运动能力较弱的,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特别要得到教师的关注,这也有助于一个班级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
3初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方法的运用方略探究
(1)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全面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概况和个性化特点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进行分层次教学之前首先要结合孩子的体育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孩子的身体以及体育能力和孩子的个性进行了解,体育教师要在课堂外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沟通,提升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个调查问卷让孩子们进行回答和参与,让体育老师能够更加迅速的掌握孩子们的特点,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教育方案的设计以及开展。其次,青春期的孩子可塑性非常大,多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课内外与学生们多多接触聊聊都会让学生喜欢上你的体育课。笔者,有个班级刚开始接受时,学生纪律糟糕,部分学生运动能力不强,也喜欢体育课。笔者课后经常会与学生沟通,特别关注后进学生,慢慢地课堂上他们都会认真完成练习,整体班级练习氛围进步很快。可见,良好的情感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结合学生运动能力与个性差异来进行科学分层,创新分层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运用分层次教学法,通过孩子的个性入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体育教师要明确孩子是教育授课的主体,尊重孩子通过孩子的个性延伸,全面培养孩子学习热情,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之中,同时体育教师可以让体育基础好的孩子带领体育基础不是很好的孩子进行训练,如笔者在排球的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基础分两组练习,让优生指导后进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在耐久跑的练习中,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练习,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设定教学和学习目标
进行分层次教学中,体育老师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体育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所以体育老师要在课程之前给孩子们制定好学习的任务以及体育学习的目的。让每个孩子都有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案,让基础差的孩子不出现排斥体育学习的情况。提升孩子学习体育的上进心,保证体育教学在高效中顺利完成。比如在进行短跑和长跑项目教学中,老师通过孩子们的体育基础以及个性使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完成体育老师规定的任务,有些动力。如笔者会进行耐久跑月比赛,通过每月的比赛,查看学生的进步幅度,让学生阶梯式发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每当看到自己进步时的成绩,他们总能有着微笑的表情,我想这样的课堂就成功了。
结束语:总结来说,国家的教育在不断完善,思想理念也在不断进步。进行教育时要明确孩子的主体地位进行针对性教育,平时教师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且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为孩子量身定做学习方案,注重因材施教。提升孩子学习的热情,提升孩子的体育素养让孩子能够强身健体,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对于体育教育的创新以及分层次教学这条道路任重道远,需要老师们不断的配合以及学生的参与,科学高效的体育能够让孩子们提升主动学习的能力,符合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林章.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中华少年,2019(32).
[2]方绍斌.分层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运用之我见[J].当代旅游,2018,000(019):71.
[3]孙艳.分层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
[4]谈玉东.浅谈分层教学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6.
[5]陆旻.让分层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凸显精彩[J].学子:下半月(教育新理念),2015(13):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