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韦兴优
[导读] 学生通晓音律能够提升其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韦兴优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第四小学   贵州 镇宁自治县 561200
        摘要:学生通晓音律能够提升其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对美的感知能力,在教学中加入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孩子的艺术天潜质,小学音乐是孩子们通晓音律的入门知识课程,节奏的训练让孩子们对音乐有初步的感知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们对节奏感的把握和对自身音乐修为的提升。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重要性
        
        节奏是音乐课程的基础要素,是通过一定的规律节拍而以此组成音乐序曲。重视孩子们对节奏的训练和加强孩子们节奏技能的水平程度,对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感知力有极大的帮助,也能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提升孩子们对音乐美的鉴赏力和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让孩子们在学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
        1 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基础时期,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于各科的兴趣和热爱之情。我们总是说兴趣和追求是激发孩子们学习并为之付出努力的最好的桅杆和导向标。那么小学时期是孩子们初次接触音律课程的启蒙阶段,学生们带着懵懂和憧憬进入了琴瑟交相辉映的音乐世界,在这里学生们接触音乐知识、与音律互相成为朋友并且通过音乐分享自己的日常趣事,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结交更多的小朋友,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和音乐感知力。有节奏的音律训练让学生们在提高自己艺术修养的同时也能提高孩子们分享创造的欲望,全面深入持续的进行音乐化的节奏训练课程对提升孩子们的节奏判断能力和节拍感有很大的帮助,也能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热情。
        1.1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音乐课程教学的主要部分就是我们本文所讨论的核心,即节奏训练。深入开展节奏训练课程,对组建完善孩子们的音乐系统,提升艺术内核修养水平,以及加强孩子们对美的认知和鉴赏美的能力都有极大的好处。那么以提升孩子们的节奏技能为目的的音乐节奏训练,首先需要教师们发挥自身的引导和鼓励作用,不仅要经常性的开展节奏训练课程,更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在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课程中来的同时,进行辅助性的指导学习。除此之外,节奏训练不仅仅能增加孩子们的热情和个人技能,还能让孩子们在自我发挥的过程中激发和培育孩子们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们的对音乐的自由创作的信心和对音乐所产生的深刻的理解能力。最后,音乐节奏训练开展得当就会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良好效果。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知识和鉴赏音乐发展历程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产生对音乐中所描绘的世界的共情能力。这对塑造孩子们良好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用心去和每一个音乐作品交流交谈都有极大的意义和帮助。
        1.2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门浑厚高深的艺术课程。音乐课程的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节奏训练程度的加强有利于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节奏感的快慢、强弱、长短都可以激发孩子们去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那么如果利用多媒体、VR等先进的技术设备让孩子们学习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亲身了解每个音符的故事,对于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知识也有很好的一个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歌曲《南泥湾》的时候,教师们可以先利用高科技设备让学生们欣赏歌曲的音频和视频,之后引导并带动学生们用拍打桌面或者拍打手臂的方式跟着节奏一起律动,通过这种参与动手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节奏的强与弱、快和慢,感受节奏的强烈对比和音调的反差。


        2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方法
        本文除了分析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外,还会探讨如何有效利用节奏训练去提升孩子们对节奏的把握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节奏正如辛勤的蜜蜂,而孩子们正如娇嫩的花朵,蜜蜂采蜜授粉,花朵才能散发更加迷人的芳香。音乐的大门缓缓打开,节奏是进入音乐世界的第一个台阶,进入音乐世界,感受音乐世界或悲或喜或疑惑或晦涩的氛围,对学生们情感的塑造和情操的提升起着重要的好处。
        2.1利用语言、音乐、动作展开节奏训练
        语言是人们出生要学习的第一门课程,而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性赋予了它无尽的可能。当教师在讲授节奏课程的时候,丰富多彩、风云变幻的语言可以把音乐和节奏训练两者的关系说个大概,而同学们利用语言表达自己节奏的感受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用多种方法去传达自己倾听过音乐之后的深刻感受和在音乐世界里所感受到的乐者想表达的感情和情绪,利用成语、拟声词和肢体动作等不同的动作方式辅以音乐,深刻体会音乐中节奏的长或短、快与慢、强与弱、悲或喜。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对歌词的解读和朗读背诵等方法进行有效的节奏训练。让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中通过语言的表达和动作肢体的律动以及音乐的配合,这种三管齐下的方式进行音乐节奏的感知,以此来调动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
        2.2以游戏方式进行节奏训练
        小学生的天性是爱玩和好动,那么根据学生这个特点,可以在音乐节奏训练的课堂中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为方法,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和音乐课堂上的热情。比如说在音乐节奏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爱动这一特点,设计节奏感较强的游戏。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倾听老师在课堂上播放音乐的节奏的快慢和强弱,来进行以组为单位的pk赛。当听到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时,小组的第一个同学就站起来跺一下脚,当听到节奏感较弱的音乐时,小组的第二个同学就拍拍手。以此类推,如果某一个小组的同学出错,那么让这个小组的同学为大家表演音乐歌曲或者是表演自己会的才艺。以游戏方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也能活跃课堂氛围和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让整个课堂处在愉悦的情况下平稳的进行。
        2.3中国乐器培养音乐节奏感。
        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乐器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和保障。乐器不仅能够通过人的手和嘴来创造出美妙的声音,而且能够通过他们自己发出的音乐来去影响别人,让观众产生共情能力。乐器利用得当,能够让音乐节奏训练课程事半功倍。学生们总是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拥有百分之百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当他们看到音乐教师利用乐器打造出不同的音乐节奏和不同风格的音乐时,我相信他们的眼中除了对老师的敬佩,还有对音乐乐器想要是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这也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孩子们上课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深刻倾听音乐的同时,对音乐节奏的理解能力更进一步。但是小学生对音乐乐器的技能掌握是不熟练的,所以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尽快掌握乐器,我们通常选择比较简单的乐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如双向板来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提高训练的效率,而且不至于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对乐器训练的探索欲。让学生们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增加对音乐节奏训练的记忆能力。
        3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打基础和培养自己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阶段。合理开展节奏训练,能够提升学生们的音乐修养和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加强对艺术的赞同对自身爱好的确定。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充分有效地利用音乐节奏训练课程来锻炼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加强孩子们对音乐的同共情能力。
        
        参考文献:
        [1]厉莹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及方法[J].黄河之声,2018 (16):89.
        [2]周园洁.浅论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节奏训练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2(0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