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慢慢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金如
[导读] 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小郑声嘶力竭的喊叫声
       
        金如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浙江 温州325000
        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小郑声嘶力竭的喊叫声,无论哪位老师上课,一言不合,他就撒泼,很是让老师们头疼。
        我开始用心观察他,这是一个性格火爆,很爱表现自己的孩子。一有时间我就和他沟通,但总是无疾而终,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依然我行我素。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几天,谁知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慢慢地走近他,慢慢地习惯学习生活中有我这位班主任的身影。我决定先去他家家访。接待我的是其舅舅,舅舅告诉我,原来小郑的父母在他一岁时就离婚了。妈妈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平时他都是在托管学习,只有周末才回到舅舅家。他渴望父母的疼爱,却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内心充满怨恨。
        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内心像打翻了五味瓶,缺少父爱,家庭的不完整导致了他心灵世界的荒漠,才让他有了这样一种性格。他需要我们给他一份特殊的关爱,于是转化的行动在悄然进行。
        要纠正小郑的不良行为,首先要打开他心灵的枷锁。恰好那个单元教学写日记,我抓住时机给他准备了一本很精美的日记本,让他每天写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放学以后读给我听听。让他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让别人来分担忧愁,从而找到平衡感:有人关心我,有人重视我。虽然每次都是短短两三句交谈,但日积月累,渐渐的,我与他的距离拉近了,在我的课堂上,他能够安静听课了,即使偶尔发脾气,但只要我看看他,他马上就会心领神会,立刻安静下来;但是其他老师上课时,还是很难做到不“发作”。
        有一次,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突然听见小郑在教室里大声喊叫。我连赶到教室,把他领出来,然后伸出手,扶着他的肩膀,蹲下身子问他:“你感觉很生气,对吗?”“对,我很生气!”小郑大声地冲着我说。“老师希望能帮你。

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小郑看了看我,又想了想,懊恼地说:“老师,有的同学上课老是说话,很烦人!”我和颜悦色地说:“别人小声说话,你都感到很烦躁,那你这样大喊大叫,别人岂不是更烦躁?而且你影响的是全班同学,整个班级都无法上课,这样好吗?”然后我又告诉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羞愧地说:“老师,我错了,以后不会喊叫了!”我竖起大拇指夸赞他:“今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用自身的行为去感染他。只要你守纪律,别人就会效仿你,这样做不是更好吗?”他恍然大悟地说:“是啊,老师,我做好了才有资格去管别人啊!”我摸着他的头发说:“是啊,上课说话,影响同学当然容易发火了!”我知道当孩子非常愤怒时,他们是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的,他们希望得到理解。很显然我问的两个问题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理解,从而帮助孩子体验到情感的连接与呼应,所以他的情绪很快就平静下来,愿意敞开心扉。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小郑竟然跑到全班同学面前诚恳地说:“对不起,以后我上课再也不会大喊大叫,乱发脾气,影响大家了!”于是抓住契机,肯定小郑 :“勇于承认错误,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顿时,班级里掌声雷动。他望着我,嘴角像是下定了决心似的抿了抿,认真地点了点头。
        经过观察,我发现小郑对魔术表演很感兴趣,但是魔术社团不收三年级的孩子。于是我找到教魔术的老师,为孩子争取到了学习的机会。孩子特别感激我,他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与魔术一同成长,很快得到了指导师的赏识。恰逢四幼的孩子要来参观,要每个年段推荐节目。我就顺势推荐了小郑上台表演魔术,他果然不负众望,用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大家的喝彩,成功的表演给了小郑勇气和自信。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觉得他的精神风貌大有改观,有一种得到“重用”后的自豪、兴奋。为了让他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我经常和他谈心,鼓励他要做一个自律的孩子,这不仅是学好魔术的秘诀,更是任何事情取得成功的基石。
        一切似乎都在往美好的方向发展,今后小郑在学习或生活上可能还会遇到困难,但我告诉自己: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应对学生。我永远相信,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别着急,慢慢来。告诉孩子,也告诉自己。`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